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在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我们要明确他们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鼓励其在新时期作出更大贡献。

企业社会责任一般指企业在完成自身的盈利目标的同时,有义务扮演好社会角色,满足社会相关利益的需要。近年来,国货以硬核的品质开始打破被国外品牌全方位压制的局面。这些品牌的企业以自己的优势承担着独特的民族使命。华为集团以领先世界的5G技术令国人引以为自豪,格力集团以质量为先使得消费者引以为傲,还有一大批国产品牌的企业以高质量发展的追求赢得国人信任。这些企业善于抓住了国人内心的审美潮流,如李宁的国潮服装、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等等,无一不在诉说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魅力。

因此,企业要在精神生活上“先富起来”,要富而有爱、富而有责,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以模范表率引领公序良俗。秉持光荣传统,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营造千百万劳动者奋发努力、艰苦创业、不断创新的氛围。企业还要具有家国情怀,为国创业、为民造福,要以诚信立足,承担道德责任。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在新时期应如何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你我他人人有责。某校高一年级,以“践行社会责任、做新时代劳动者”为主题,举办演讲比赛。假如你参与演讲.请你列出三条演讲提纲。

2 . 美国开启了民营太空经济时代,我们重启了地摊经济。今年的疫情严重冲击了中小企业和普通民众就业。发展“地摊经济”,不仅解决了消费者在室内消费信心不足的问题,也极大地满足了当前疫情防控下复工复产的要求。为此,中央文明办宣布要求,不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2020年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地摊经济,向来“自带”争议。管得太松,道路拥堵,垃圾遍地,食品安全存在隐患,甚至仅噪音这一项就让很多人叫苦不迭。管得太严,则“把孩子同洗澡水一起泼掉”,影响了很多人的吃饭问题。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城市最基本的民生考量。如何让城市增添“面子”,又让市民填饱“肚子”,让每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在人间烟火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这既是城市发展治理观念的转变,也给城市主管部门更好地服务民生提出了新的思考,对城市治理能力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中央文明办要求出台的必要性。
(2)不同的人对发展地摊经济有不同的看法,请举例说明,并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阐释出现不同看法的原因。
角色看法出现不同看法的原因
城市管理者
消费者
经营者

(3)围绕“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这一主题,请结合本地实际,给当地政府写一份建议书,并论证其合理性。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切实可行。
②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加以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00字左右。

3 .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召开。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战略部署。综合考虑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叠加的影响,作为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安国之策的就业,依然面临着严峻形势。这次会议强调要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以此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懈致力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着眼提高未来的“答卷能力”。针对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中国正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在疫情防控中积累的经验真正转化为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体制机制。中国在国家治理上的探索与完善,生动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与时俱进,这也是中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倚重的制度保障,并为世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正在打响一场全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广大志愿者积极响应,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邻里守望,在抗击疫情的基层工作中主动作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疫情面前,没有谁是旁观者,人人参与、齐心协力,胜利终将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原因。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理由。
(3)如果你所在社区准备开展以“着重邻里关爱,践行志愿精神”为主题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请你为此写一篇倡议书。
要求:①综合运用《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知识。
②紧扣主题,理由充分,观点明确,合乎逻辑。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0-03-29更新 | 4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0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4 . 城市是由人聚居构成,吸纳聚拢人才,是每座城市推动经济发展的灵魂,为经济高质量增长厚植根基、注入动力。为打造一个人才型城市,要不拘一格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各类人才用当其时、各得其所、才尽其用。

人才战的背后,是城市发展的角力,“有人才的城市才有未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生活成本提升,也给众多二线城市争夺人才提供了机会。武汉提供户口、给予住房补贴;杭州不惜重金,提供高额的创业补贴和安家补助;南京专门调整了人才落户政策,允许研究生以上学历及40岁以下本科学历人才,以及持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先落户再就业。

各城市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乱象。虽不惜血本,但结果却大失所望,不乏上当受骗者;在一些高校相互挖人的过程中,部分教师难以安心治学,一些教授似乎成了唯利是图的包工头,还有少数教师确实忙,但不是忙于教学和研究,而是忙于到处兼职赚钱,是典型的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有人才的城市才有未来”的合理性。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高校教师不能“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3)各类城市如何做到“不拘一格引人才”?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①运用《生活与哲学》和《政治生活》相关理论,答案不少于三点。②建议明确,紧扣主题,简洁实用,合乎逻辑。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00字左右。
2019-02-19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届高三5月第四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