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2020年上海经济经受住疫情的考验,二三产业同步恢复,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7%,经济呈现向上向好态势。

经济稳定恢复显韧性,动力活力彰显蕴新机

面对疫情的严重影响,上海市坚持人民至上,稳企业、保就业,促增长,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领导干部集中走访协调解决职工就业和企业诉求,出台实施抗疫惠企“28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300亿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去年新增就业岗位57.04万个,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推动了生产发展。

恢复发展生产中,上海市坚持改革创新,精准施策,出台各项政策措施,促进投资,扩大消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3%,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0.5%。在全球投资大幅萎缩的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比上年增长6.2%,货物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2.3%,金融市场成交额比上年增长17.6%。供给侧加快恢复,主要行业稳增长作用显著,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9%。

在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的指导下,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释放,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8.9%,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在线新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远程办公、智能配送、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服务等新经济新业态呈现爆发式增长。


结合材料,从劳动就业和宏观调控的角度,论述上海经济稳定恢复中显生机的原因。
要求:
(1)运用相关知识概括上海经济稳定恢复中显生机的两个原因,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较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案例材料事实验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2021-05-05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21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预测


注:专家预测未来中国生育率将逐年下降,2050年中国人口将下滑至11亿左右。


注: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规定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当时的人均预期寿命、劳动条件、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确定。

材料二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指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自延迟退休概念提出以来,一直争议不断,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我国现行的法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而当前人口预期寿命在不断延长,高素质高学历人才不断增多,同时人口逐渐老龄化,退休年龄偏低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比较充足的人力资源,综合考虑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基金长期收支状况等多种因素,适当提高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延迟退休年龄涉及面较广,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属于重大复杂的社会政策,反对之声不绝于耳,有人认为“如果65退休我只能当看门大爷了,难道还让我拄着拐棍去搬砖”。


(1)请概括材料一中体现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延迟退休”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1-05-04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深圳GDP总量和三次产业结构情况

材料二   深圳是一座血液中流淌着创新基因的城市。对标“全球标杆城市”,深圳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深圳样本”。深圳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40年间,科技工作者的数量增长超90万倍;通过科技创新巩固高端制造业优势,加快发展5G、互联网、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和产业链集聚,世界500强“深圳队”规模不断壮大,头部企业引领高质量发展;多元化开辟新市场,2020年,深圳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含东盟)贸易总额达6734.7亿元,增长2.1%。


(1)简要概括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深圳是如何通过创新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深圳样本”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要战略决策。自1996年以来,福建以先发优势带动宁夏后发效应,建立县对县、乡对乡、村对村的结对帮扶关系,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全领域的深度协作。近年来,福建对口支援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更加突出利用宁夏特色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从根本上挖掉生态致贫的“穷根”;因地制宜发展菌草产业,实现生态技术转移与生态项目对接,建立“育产销”一体的现代循环产业链;福建在宁夏企业5700多家,安置当地10万多劳动力就业,同时安排宁夏5万多人到福建稳定就业,年均劳务收入超过10亿元;福建采购、销售宁夏农特产品,强化电商扶贫、开展“直播带货”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东西部协作消费扶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减少贫困人口93.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22.9%下降到2019年的0.47%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4856元增长到2019年的10415元,宁夏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闽宁模式”已成为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的典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福建是如何通过造血式帮扶提高对口支援成效的。
5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材料一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截至2015年,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与中国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材料二   国际产能合作是指两个经济体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2015年底,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0余个国家签订了产能合作协议。开展跨国产能合作的中国产业,既有以轻工、家电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钢铁、平板玻璃为主的富余产能优势产业,又有以通信设备、轨道交通为主的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同时还带动了通讯等优势行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埃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截至2015年底,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第一期吸引了68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园区。合作区吸引投资近10亿美元,年销售额约1.5亿美元,年纳税约2亿埃镑,为当地创造了2 000多个工作岗位。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
2021-02-27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呼图壁县一中2021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9~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季度同比)情况


材料二   2020年7月17日,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严鹏程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回升势头总体符合预期。严鹏程透露了五大原因:一是统筹成效在显现,在两三个月内阻断了本土疫情传播,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逐步恢复经济社会正常秩序。二是政策效应在释放,出台实施了一揽子帮扶企业、稳定就业、扩大内需等方面的对冲政策,对稳定经济基本盘形成了强大支撑。三是供需循环在改善。四是发展动能在转换,疫情也加快推进了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产业的发展。五是市场信心在恢复。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我国国民经济为什么能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
2021-02-0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2020年11月24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某校高一(1)班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组织了一次班会,同学们各抒己见。同学甲:“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我们要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同学乙:科学技术进步这么快,劳动交给人工智能会更幸福。

同学丙: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劳动创造幸福这件事应该交给走上工作岗位的人。

……


请你做班会总结发言,并向同学发出“劳动创造幸福”的倡议。
要求:观点明确,凸显学科特点;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表达流畅;字数150-200字。
2021-01-15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8 .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2020年6月,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称赞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许多地方尝试为地摊经济松绑。一时间,地摊经济成为热门话题。

地摊经济向来备受争议。城市管理者认为,地摊经济占道经营、污染环境、噪音扰民、食品安全无法保障。消费者认为地摊经济给生活带来方便,让城市更有烟火气。

中央文明办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这就给城市主管部门更好地服务民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烟火”与“文明”共生,大有文章可做。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为什么说“地摊经济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
(2)有人认为,人们对地摊经济不可能形成一致看法,也没有统一评判标准。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加以分析。
(3)请以《实现“烟火”与“文明”共生》为题,写一篇政治小论文。
要求:
①综合运用《政治生活》第一二单元和《生活与哲学》知识加以阐述。
②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0-11-25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 . 一毛钱能买到什么?在某大学食堂,学生可以花一毛钱购买一碟50克的米饭。在米坂区域,摆放着售价6毛、4毛、1毛的不同分量的米饭,学生们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取。打饭的工作人员表示,“一毛钱米饭”卖得很不错,一名购买了“一毛钱米饭”的学生说:“因为最近正在减肥,这种小份的米饭既可以补充营养,又能促进光盘行动,我觉得很好。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食堂主任说,“一毛钱米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显能感到学生的剩饭变少了。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谈谈新时代为什么还要惜“一粥一饭”、念“物力维艰”。
(2)请你为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提出两条小妙招。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影响,2020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但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这表明我国复工复产成效逐步显现,经济复苏步伐正在加快。但是,随着海外疫情的扩散,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2020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明确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任务,并把居民就业置于“六保”任务之首。

材料二: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自2010年的一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我国民营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我国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制度比较普遍,主要分布在技术含量不高、竞争性不强、市场饱和的制造业和商业等行业,科研能力不足,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侵犯知识产权,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加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够到位等外部因素,使我国民营企业面临发展瓶颈。2019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围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等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改革举措,为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当前保居民就业对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知识,说明这一作用的传导过程。
(2)结合材料二,运用企业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民营企业应如何在改革中促进自身发展。
(3)请就国家如何合理支持、科学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提两项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