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之所以要促进劳动者就业,是因为(       
①就业能促进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加
②我国劳动者地位平等,但社会分工不同
③就业能提高劳动者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国家实施了政府保障就业和市场调节就业方针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 . 拥有某项技能,通过网站或者APP找到愿意为之付钱的用户,于是在全职工作之外,增加了一项临时工作,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新的用工方式--“零工”,由此形成的经济形态被称为“零工经济”。这种经济形态(       
①降低了劳动就业成本,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
②增强了劳动者就业的灵活性,但也会增加劳动者维权的风险性
③推动了创新经济的发展,也对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完善提出挑战
④解放了人的时间和创造力,改变了当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09-12更新 | 98次组卷 | 63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兰州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3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指导企业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落实这一政策有利于
①贯彻我国的按劳分配原则,健全再分配制度
②提高技术工人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③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
④快速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05-10更新 | 922次组卷 | 56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9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2017世界物联网无锡峰会上,专家指出为鼓励创新,政府要严防“红旗法案”。“红旗法案”是世界产业史上一段经典“公案”。19世纪汽车问世之初,因技术不完善,汽车存在很大安全隐患。1865年,英国通过了《机动车法案》(后被人嘲笑为《红旗法案》)规定一辆汽车要三个人开,其中一个人必须在汽车前举着红旗,提醒道路上的行人,还规定汽车不能超过红旗。这一法案扼杀了英国当年成为汽车大国的机会,将发展汽车产业的大好机会拱手让给了大西洋对岸的美国。诞生于150多年前的“红旗法案”早已成为笑谈,然而从世界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进程看,类似案例层出不穷。事实上,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红旗法案”仍可能成为全球各类新技术应用及新产业、新经济形态发展的巨大阻碍。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在信息时代“红旗法案”的危害性及政府应如何保护科技创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斜杠青年,是指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多元身份的人群,他们在自我介绍时会用斜杠隔开。他们在有一份职业的同时,发展多种爱好作为副业,突破行业界限,寻找自主、多元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斜杠青年”现象的出现
①是劳动者提高劳动技能,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②可以促进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提升市场核心竞争能力
③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
④体现收入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大幅度增加劳动者收入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6 . 2017年进入市场的新增劳动力大约1 5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达到795万人,加上化解产能过剩、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强调,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今年更是强调就业优先。
当前我国实行怎样的就业政策?李克强总理为什么高度重视就业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劳动者应如何实现就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今,人们越来越钟情于独立服务于某个精准的个人或机构。一些公司为了开展短期项目,雇佣一些非合同制的“独立员工”,他们业务能力更强、更加专注,而且不需要缴纳各种保险,灵活又高效,这就是“零工经济”。比如,70%的优步司机是兼职司机。可见,“零工经济”                                                                                          
①改变了当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②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存在风险
③标志着我国进入市场调节就业时代             ④有效开发了人力资源,降低了社会成本
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
11-12高二下·河北衡水·期末
8 . 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范仲淹在杭州知州任上遇到“两浙路大饥荒,道有饿殍,饥民流移满路”。范仲淹创造性的实施了“荒政三策”。一是兴土木,以工代赈。因饥岁工价至贱,正是营造的好机会,又解决了饥民流离失所之苦。二是利用杭州人好佛事、善旅游的习俗,大兴旅游业。一时间饮食、住宿、贸易等服务行业都需要劳动力,大增就业者数万人。三是引四方粮商昼夜进粮,结果杭州城粮食爆满,粮商只好降价,百姓大大得益。范仲淹的“荒政三条”条条见效。其经济学道理有
①物价水平是消费水平的基础
②就业是民生之本,对社会生产有重要意义
③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变化影响
④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906次组卷 | 7卷引用:2012-2013学年甘肃兰州五十五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13-14高一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天津市政府把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作为工作着力点,积极推进失业保险、城镇低保与再就业联动机制,走出一条由生活保障为主转向就业保障为主的新路,从根本上说是为了
A.实现社会互济,根除社会风险B.保护职工效益,促进同步富裕
C.保障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D.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
2013-01-13更新 | 607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兰州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