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9629元,增长9.6%,成为拉动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实现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需要多措并举。下列选项能够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传导正确的是(     
①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企业持续发展稳就业
②完善按要素分配→提高财产性收入→实现多元化投资增收益
③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
④依托转移支付→拓宽再分配方式→促进劳动报酬与生产效率同步提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2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从娃娃抓起的劳动教育也在不断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是基于(     
①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生产过程的主体
②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
③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受新冠疫情影响,年初我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经过党和政府的努力,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回落,就业形势稳定,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898万人,接近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党和国家重视就业问题,是基于(       
①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人民可以取得报酬获得生活来源
②社会主义本质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③就业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
④就业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可以引导学生(       
①开展全员劳动培训,提高加强劳动教育的自觉程度
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实施劳动教育的实践场所
③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培养正确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
④具备基本劳动技能,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体现在对细节、标准和程序的严格把控,对品质和专业技术的不懈追求,对一丝不苛的严谨作风的恪守。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将“工匠精神”这一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旨在
①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就业
②促使企业苦练内功,助力供给侧改革
③激励劳动者奉献、创新,提高供给的质量
④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