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和国家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材料一   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对此,国家提出,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坚持需求导向,建立鼓励创新的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鼓励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转让科技成果,成果转移收入全部留归单位,主要用于奖励科技人员和开展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切实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
材料二   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2015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2016年要加强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实施情况。2016年3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对科技成果转化法进一步落实加以细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指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说明国家是怎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各个主体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所发挥的作用。
2 . 简政放权是为了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归根结底是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审批“沉疴”,着力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行为,治理“审批难”问题,是在不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解决“审批多”问题基础上,政府自我革命的进一步深化,是推进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关键一环。2014年国务院分多次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300多项。如果加上此前完成的项目,短短两年时间,国务院就已累计取消和下放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
材料二:李克强说,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要义,是要切实做好“放管”结合。“放”是放活,而不是放任;“管”要管好,而不是管死。由事前审批变为事中事后监管,不是给政府工作“减压”,而是相关工作要做得更细致,监管要更到位。这种工作方式的转变,对政府职能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简政放权对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切实做好“放管”结合。
2014·江苏淮安·一模
3 . 材料一:

年份

占全国就业人口的比重

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占我国税收总额的比重

占我国上市公司的比重

2010年

10%

31%

44%

80%以上

2012年

14%

33%

47%

--



(注:1.图2中虚线为1978年以来我国混合所有制结构占GDP的比重。2.1978年中国市场化程度为15%,2002年中国市场化程度为66.5%,2012年中国市场化程度为82.5%)
材料二:当前我国改革正处于深水区,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与国家市场化程度息息相关。当前,许多央企母公司股权单一;“国计民生”、“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范围过度延伸,民营资本对入股大型国企缺少积极性;混合产权的监管,时有“越位”与“缺位”问题,制约着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限制。
(1)简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请根据图二注提供的数据用2B铅笔在图2中绘制中国市场化程度曲线,并结合此图就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两条针对性建议。
2016-12-12更新 | 3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高三5月信息卷政治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材料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发展质量,既要敢于出招,善于应招,又要勇于扫障碍,通过改破除旧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材料二:目前,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革,正在从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体系,转变为政府引导和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系,市场对整个社会经济资源配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调整过程,就是整个社会向法治转变的过程。“市场进、政府退”的过程,实质上是法治权力“进”和行政权力“退”的过程。服务型的经济体必然要求增强法律约束的作用,迫切需要法律予以市场经济规范和提供保障,需要市场参与者具备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为我国经济转型扫清障碍。依法治国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否定观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阐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依法治国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的理由。
2016-11-26更新 | 4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贵州贵阳市高三上学期8月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商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

注:目前我国政府主要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政府定价,社会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行业实行政策指导价,两者约占社会商品和服务的5%以内。
材料二: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价格改革,进一步放开和下放一批定价权限,缩小政府定价范围,积极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坚持能源价格改革市场化方向,形成真正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成本、市场供求状况的价格机制。为此,2015年广东省将在实行阶梯电价、水价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天然气改革,全面推行阶梯气价。
(1)揭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价格和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广东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的依据。
材料三:2014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刊文指出,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许多人往往把乡镇人大看成是当地镇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是给政府打下手。在有的人大代表看来,到乡镇人大工作就等于退到了“二线”,只需开会时举举手、提提意见。其实,乡镇人大工作是“一线”,它的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国家政权的巩固,有利于将大量萌生于基层的社会矛盾就地化解。
2014年广东某市按照中央要求,根据本地实际,开展了法治示范村建设工作。该市以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促法治示范建设,让村民参与法治建设,实现了建设一个,示范一片的目的,走出了一条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全新路径。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有关人大和民主管理的知识,分别说明“乡镇人大工作是‘一线’”、“让广大村民参与法治建设”的理由。
2016-11-26更新 | 5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调考试政治试卷
6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项目
时间
GDP增速%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消费对GDP
贡献率%
科技进步
贡献率%
2011年
9.3
43.1
51.6
51.00
2012年
7.7
44.6
51.8
52.20
2013年
7.7
46.1
50
51.70
2014年
7.4
46.6
54.4
52.30

注: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就业持续增加,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
(1)揭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新常态点亮中国经济,中国经济的步伐更加稳健,经济的增长速度仍处合理区间。为了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我国积极推动“无形之手”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完善市场体制;为新常态下谋发展,积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2015年我国将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经济发展战略计划;我国稳步推进公务员工资改革,深化国民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居民收入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2)依据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如何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
材料三: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系统性阐释,提出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李克强总理阐述了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对明年经济社会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会前,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征求意见和建议。
(3)材料三体现了政治生活什么道理。
2016-11-26更新 | 4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政治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1月,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为保障APEC会议七千空气质量,中国环保部会同京津冀等地方政府采取一系列“史上最严”的相关措施,实行联防联控。比如,会议期间北京放假调休6天,北京、河北、天津等8个以上城市采取汽车单双号限行政,机关单位公车封存70%;北京全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工地(抢险抢修工程除外)全部停工;河北省2000多家企业临时停产、1900多家企业限产、1700多处工地停工;2014年11月6日起,实话说坐高一级空气污染应急减排措施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山东,要求尽可能采取限、停措施。
材料二:只有保持经济发展新常态,雾霾天气发生的几率才会减少。伴随着“雾霾”一词的流行的词语当数“新长态”。盘点2014年社会经济领域的新动向,“新常态”是最热门的关键词。“新常态”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作出的新概括。从动力层面看,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中国环保部会同京津冀等地方政府采取多项严厉措施,实行联防联控,突出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
(2)分析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生活依据。
2015-10-09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广东广州市十一中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政治试卷
8 . 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材料一:2010—2013年我国经济有关数据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M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引领创新发展:全面优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清理和废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坚持市场化为导向引领科技成果的转化创新;引导企业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体制和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M省所采取的推进创新发展措施的依据。
2015-08-20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届安徽马鞍山含山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9 . 在经济发展中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坚决不要带污染的GDP,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请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11月19日正式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要重点实施四大战略,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一是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二是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要严格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三是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四是拓展能源国际合作。五是推进能源科技创新。
材料二:2014年10周23日中共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2014年11月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财政部会同环境保护部、国家税务总局积极推进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已形成环境保护税法草案稿并报送国务院。经过多次向社会征求意见,11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12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如何贯彻和落实《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如何为环境保护提供法制保障。
2015-07-27更新 | 4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南宁乡县第一中学高三考前信息交流卷政治试卷
10 .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平稳发展,产业升级势头初显,促进了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平稳运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软件产业占电子信息产业比重变化

注:2014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高于同期工业平均水平的3.9%,收入和利润高于同期工业平均水平的2.8%和17.6%。
材料二: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设立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促进产业创新。
(1)揭示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2)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二中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合理性。
2015-05-28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文登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