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3 道试题
1 . 为有序引导露营旅游休闲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文化和旅游部等十四部门于2022年11月印发《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
①扩大公共营地规模——优化露营旅游产品结构——满足多样化的露营需求
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露营与文化相融合——丰富露营旅游休闲体验
③完善露营旅游政策——规范露营旅游市场秩序——提高露营旅游服务质量
④开发相关保险产品——规避露营旅游休闲风险——增强露营旅游消费意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10更新 | 922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2 《经济与社会》
2 . 网约车在方便居民出行、解决社会就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2023年4月30日,全国各地发放的网约车驾驶员证已达540多万本,网约车运输证230万本。但现在多地已经出现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的情况,长沙等地对网约车按下了“暂停键”。材料表明(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着盲目性、滞后性的特点
B.价格波动是引导和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指挥棒
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着自发性的特点
D.良好的市场运行需要企业各自制定市场规则来维护
3 . 2024年1月14日,全国检察长会议上,最高检明确,今年将部署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加强对涉企案件、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监督,依法准确把握刑民交叉案件罪与非罪界限,加强对利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的监督。可见,“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有利于(     
①依托检察监督功能,稳定经济发展预期
②创新法律监督形式,依法保护经营主体
③厘清法律适用边界,营造法治市场环境
④推动司法体制改革,提高查案办案效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陪空巢老人到医院就诊,陪外地游客逛特色商街,陪学子共度艰辛的备考历程……近年来,随着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陪伴经济”应运而生。一些学者分析,随着社会老龄化加速,“陪伴经济”的市场未来还会快速增长。

与所有新业态一样,“陪伴经济”在成长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烦恼”:“陪伴经济”的从业者多数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与消费者达成口头服务承诺,关于服务价格、服务过程、服务效果尚没有统一的参照标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陪伴服务还没有被纳入其中,也未形成统一的职业技能标准和管理体系。业内人士提醒,对悄然兴起的“陪伴经济”,社会给予关注的同时,对于潜藏的风险隐患,也应积极对症下药、寻求破解之策,让这一新业态健康规范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如何让“陪伴经济”健康规范发展。
5 . 近几年,羽绒服越来越贵,2023年冬季,消费者选择购买价格更低的军大衣之类的防寒服,“不断涨价的羽绒服,把市场让给了军大衣”冲上热搜。出现“羽绒服涨价,把市场让给军大衣”的现象(       
①体现了市场价格波动会引起供求的变化        ②表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③体现了市场竞争能够实现企业优胜劣汰        ④说明单纯的市场调节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22年9月,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保供稳价工作,防止出现各类价格违法行为发生,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某地市场监管局通过“及早统筹谋划、强化价格监管、做好明码标价”举措全面开展市场价格专项执法检查,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价格平稳有序。以上举措(       
①是尊重市场对价格起决定性作用的表现
②体现了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弥补市场缺陷
③是遵守市场规则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要求
④反映了政府强化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强调,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重要支撑。能正确反映其内在联系的是(     
①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社会信用、财政税收等,建设全国统一制度,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推动交易平台优化升级,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健全商品质量体系、对外贸易体系等,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地方或区域壁垒,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0-17更新 | 1659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下关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二)政治试卷
8 . 2023年“3·15”晚会的主题是“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隔空盗刷”短信,网络水军流量造假、手机竟成窃听器……“网络安全”“互联网治理”领域又双叒成了焦点话题。由此可见(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自发性的弊病
②手机短信等公共物品不能由市场来调节
③需要健全社会征信体系来规范市场秩序
④更应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近些年,大蒜市场行情一直不错,价格最高时每公斤达二三十元。高效益导致农民跟风种植,却忽视了市场风险。2022年某县大蒜产量13万多吨,大蒜丰收了,却遭遇了“卖蒜难”。这主要表明市场调节具有(     
A.竞争性B.盲目性C.自发性D.滞后性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算法”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关联节点。 在互联网海量数据基础上,“算法”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兴趣偏好和需求进行分析归纳,描绘出用户画像,打上特性“标签”,进而以此为依据,进行精准化、个性化的定制推荐。 它日益渗入日常生活,在购物、交流、交通、医疗等诸多场景中改变人们沟通的方式和思维习惯,同时赋能各行各业不断改变生产、经营、科研、贸易等模式。

然而,“算法”技术是把双刃剑。 不当使用可能带来欺诈、虚假信息传播等不良影响;大模型依靠从互联网抓取的海量数据训练,有可能损害数据隐私、侵犯版权等;它还可能导致信息泡沫、信息“偏食”等问题。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算法”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更多趋向于表层阅读而非深度思考,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用户在获取信息过程中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如今,有关部门正在加大力度整治“算法”带来的价值导向失范和不良内容多发等乱象,督促各类平台强化内容审核制度,全面规范“算法”技术的使用。 各大网络平台也在着力解决算法价值导向存在偏差、优质内容呈现不足等问题,不断优化流量分配机制,防止“重指标轻质量”、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

有观点认为,只要规范“算法”技术的使用,就能推进“算法”更好服务百姓生活。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