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村民自治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世纪60年代,浙江省诸暨县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60年来,“枫桥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枫桥经验”。该市把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议事协商机制,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建起了市镇村三级社会治理中心,群众有了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就能得到调解,通过基层民情沟通会、纠纷调解会等形式,疏导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解决人民群众的切实困难。每个村都建立共享法庭,除了庭务主任、联系法官,还配备了联系民警、人民调解员、联系律师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开发了建设了“数智枫桥”等互联网应用,汇聚了全市35个部门和60类矛盾纠纷社会治理的相关数据,可以实现对全市矛盾纠纷的精准掌控、精准分类和预警分析。

结合材料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市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对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水平有何启示?
2 . 某县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创新“党支部+村民说事会”,建立了群众说事、干部议事支部管事分类办事、定期评事相结合工作机制,聚焦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切实解决好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邻里矛盾事,将一张张“问题清单”变为一份份“满意答卷”。定期收集村民反映事项,交村“两委”讨论确定说事会议题。由此可见,推进乡村有效治理应该(     
①完善村规民约,发挥其在乡村基层治理中的法治作用
②加强党对乡村治理工作领导,为乡村治理提供政治保障
③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④发挥村两委基层政权的职能,积极解民忧暖民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07-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3 . 近年来,某市民政局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努力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新路径,开展了积分制管理试点,着力催发村庄内生动力,整合各方资源,有效开拓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乡村治理新局面。材料表明(     
①创新基层自治机构是乡村振兴的要求
②基层自治政权建设要凝聚各方力量
③乡村治理创新能够提高基层自治效能
④政府部门有权对所辖乡村进行管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18更新 | 238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4 . 某村是该县人口最多的行政村。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村民自治、服务升华”的原则,实行“1+1+1+5”(一部村规民约、一块红黑榜、一个村民议事微信群、五个村级群众自治组织)工作法,使乡村振兴充满勃勃生机。原来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都是靠政府,现在只要一号召,村民们就积极加入。该地乡村治理的有益经验是(     
①构建村民自治新机制,实现自治、德治融合发展
②探索善治、共治新路径,激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③优化村民自治组织结构,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能力
④发挥党的主体作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山东省以村民自治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推广寿光市“精准议事保群众满意、科学协商促富民兴庄”、泰安市岱岳区“协商赋能、为民解忧”、临沭县“推行村事民议工作法,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等19个典型经验。上述经验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优化了乡村的治理结构,提高基层政权管理效率
②深入推进村级议事协商,保障村民参与民主协商
③规范了村务公开工作,推动了共建共治格局形成
④丰富了村级协商形式,提升基层议事协商工作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 . 从城乡社区里的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论坛、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到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进社区,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     
①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基础和标志
②有利于强化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实践能力
③有利于创新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提高基层政权治理效能
④丰富了基层自治的实践路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近日,山西省晋中市“六抓六治”治理模式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该模式以党建为引领,抓队伍建设,实现乡村“有人治”;抓组织体系,实现乡村“有序治”;抓能力提升,实现乡村“有招治”;抓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有力治”;抓网格党建实现乡村“有效治”;抓制度执行,实现乡村“有章治”。该治理模式(     
①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保障了村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②构建多元融合、协同治理的基层治理格局,开辟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③坚持党的领导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机结合,切实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效能
④创新了基层区域自治的样态,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某村基于不少村民在外地打工难以到场参加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现状,在镇政府指导下,利用微信、网站等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助推换届选举工作,成功选出了新一届村委会。这表明互联网时代的村委会选举应当(     
①适时改变村民在民主选举中的地位             
②不断创新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路径方式
③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采用间接选举方式,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材料一   目前我国粮食总产约为 4.6亿吨,人均粮食370公斤,基本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粮食“卖难”的现象,但优质玉米、小麦等仍需要大量进口;农民反映,现在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不断.上涨,而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却上不去,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城镇化加快推进,建设用地不断蚕食耕地面积,有的地方还造成了较严重的水体和土壤污染。个别地方政府忽视粮食生产、放松粮食安全的麻痹思想,也给粮食安全蒙上阴影。为此,必须树立科学的粮食安全观,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增强高效协同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粮食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在产业发展路径上,要加强粮食科技创新,开发引领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如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   《中 共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要求,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某地在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围绕“勤俭节约、环境整治、生态保护、文明创建”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让村民“既当村规民约的制定者,又当村规民约的执行者”。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组织,让村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律服务,引导村民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大力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教育引导村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等活动。


(2)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的知识,说明该地是如何加强乡村社会治理的。
2021-12-12更新 | 2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10 . 某村基于不少村民在外地打工难以到场参加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现状,在镇政府指导下组织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全部通过互联网群组投票,成功选出了新一届村委会。这表明互联网时代的村委会选举应当:
①适时改变村民在民主选举中的主体地位
②采用间接选举方式,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③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拓宽路径实现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