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村民自治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近年来,民进中央深入调研,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围绕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加强长江生态环境教育等方面建言献策;持续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宣传、科普服务、江豚与候鸟保护等公益活动;做好过程记录,讲好长江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这是民进中央(     
①围绕生态文明的重要问题,开展协商式监督       
②发挥自身优势集智聚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③积极参政议政,行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职能       
④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管理基层公益事业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0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2 . 当前,重庆市已有超过30%的行政村实施了“院落制”,每30户左右设立“大院”,把乡村治理半径缩小至村民熟悉的院落。村民推选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等任“院长”,协助开展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社情民意反馈、卫生监督等工作。“院落制”(     
①是村民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新途径
②在部分职能上可以替代村民委员会
③是创新基层民主协商方式的一种探索
④有利于调动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的积极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27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 重庆市2024届高三高考选择性科目样卷政治试题

3 . 材料一   战旗村隶属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位于郫都区、都江堰市和彭州市三区交界地,是一个行政村。近年来,战旗村以党建引领为鲜明旗帜,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战旗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如今的战旗村已经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村和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村。

此外,战旗村还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为纽带的基层治理体系,实现了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同时,战旗村还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深入挖掘川西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四川省战旗村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通过以下表格形式呈现:
经济发展模式具体措施发展数据
1.集体经济发展战旗村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集体资产超过1亿元-集体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
2.乡村旅游战旗村依托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
3.特色农业战旗村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中药材种植、花卉种植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00亩-花卉种植面积超过300亩
4.现代农业战旗村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和生态养殖基地。-高效节水灌溉设施覆盖面积超过1000亩-生态养殖基地年出栏量超过10万头
5.循环经济战旗村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如生物质能源利用、废弃物处理等。-生物质能源利用量超过500吨/年-废弃物处理率达到90%以上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的知识分析说明四川省战旗村是如何助推乡村振兴的?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原有工作经验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把基层政权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才能稳固。“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扬民主,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60-61页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

——二〇二一年春节前夕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2021年2月3日-5日),《人民日报》2021年2月6日

材料三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在我国,有许多其他国家借鉴我国基层治理的案例。例如,新加坡的“邻里中心”计划就是借鉴我国的社区服务模式而形成的。此外,还有一些国家也借鉴了我国基层治理中的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转型等经验。这些国家的借鉴和参考充分表明了中国方案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贡献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基层治理过程中所反映的辩证法道理。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大意义。
2024-01-09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政治(重庆卷)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村村主任在未通知村民及其他村干部的情况下,与当地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协议,将村里的一部分闲置土地出售给该房地产公司。该村村民获知此事后,联名表示该村与房地产公司的协议无效,并向法院起诉。下列对这一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①村主任作为村民自己选举的当家人,必须将村规民约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
②村集体的土地出售,应当由村委会决定
③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事,必须召开村民大会表决
④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体现了村民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湖南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拓宽基层群众参与自治渠道。长沙市芙蓉区东湖街道推出“东湖夜话”活动。围绕老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热心党员群众、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职能部门干部围坐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事商量着办,能当面解决的立刻回应,不能现场解决的也限时办结、及时反馈。这一活动(     
①创新形式,促进了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相结合
②有利于民主决策,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
③落实村务公开制度,方便人民群众监督村委会
④推进了基层自治组织创新,构建多元治理格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近年来,衢州市衢江区通过充分发挥新乡贤的优势,成立特色新乡贤调解工作室、乡贤议事厅,组建新乡贤参与基层矛盾调解和基层协商民主服务团,以多元化多样化协商机制和活动为主渠道.努力构建形成基层民主协商的“大统战”工作格局。这(     
A.增添了村民自治的新内涵
B.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
C.实现了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D.赋予了新乡贤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7 . 下面漫画图中的做法(     

①是做好基础民主管理的关键
②有利于村民实施对村务的民主管理
③有利于增加民主决策的透明度
④有利于加强基层政府的建设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公布,为乡村建设指明方向。近些年,全国各地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全面落地,以乡村振兴推开共同富裕的大门。某校同学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研究学习,分析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请你参与其中。

【产业兴旺、生活富裕】

山东省烟台海阳市X镇地处海阳市西南部,南临黄海,夏季多大风,易受台风影响。跨海大桥,烟威青城际铁路和青海城际轻轨从这里穿境而过,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前沿,烟台市区一体化发展的西南门户。

近年来,该地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响应发展特色农业的号召,并始终秉持原生态、无添加的经营理念,整合农业和旅游资源,带动了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深受广大顾客的信任与好评。以桑葚种植为例,当地采用高密度、低矮模式种植桑树,集种植、旅游采摘、餐饮、生产、销售为一体,桑葚种植面积上万亩。这不仅让该地有了“人气”,也让人民收获了“财气”,走出了一条别样的乡村振兴之路。


(1)结合材料,简述该地经营高密度、低矮模式桑葚种植园的经济考量。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该地是如何做到既有了“人气”,也有了“财气”的。
(3)近年来,该地区积极推广草莓等观光采摘农业。对此,有人表示支持:“地方产业发展不能单一化,且草莓的种植条件与桑葚颇为相似,加之原有的农旅融合模式也能为其推广创造有利条件。”有人提出异议:“当地缺乏草莓种植技术和经验,且草莓等观光农业在全国分布很广,吸引力较小,还会挤占桑葚种植面积,得不偿失。”你是否支持该地积极推广草莓等观光采摘农业,请结合材料并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

【文化传承、生活幸福】

海阳大秧歌作为当地一大特色,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据《海阳县志》记载海阳大秧歌已有560年的历史,其内容十分丰富,有打鱼狩猎、农田耕作、大夫行医,还有戏剧佳话、民间故事等。每年正月,当秧歌锣鼓一响,男女老少便蜂拥而至,争相观看。“没有秧歌不叫年”,已成为群众的一句口头禅。


(4)结合材料,并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没有秧歌不叫年”的理解。

【治理有效、生活作主】

受历史因素影响,山东省的村规民约普遍存在粗泛不翔实不详细的情况,为此,山东省各地组织召开村规民约研讨会,帮助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全面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发挥“小村规撬动大治理”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A村

顺应时代发展,立足村情,逐渐将禁赌禁酒、移风易俗、股情防控等事项纳入其中,每年都在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用村规民约为基层社会治理铺路

B村

利用党员带头、干部作则、先进示范、群众督促等方式,践行村规民约的内容,让“村规民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C村

采取入户了解、设立意见箱等方式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并及时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实施方案》,将乡村治理“软约束”变为“硬抓手”,进一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5)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概括“小村规撬动大治理”的实现路径。
(6)“孝老爱亲、好人好事加5分,不诚不孝、不勤不俭扣5分……所得积分可以兑换商品”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制度正在积极推广。请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制度是如何将乡村治理“软约束”变为“硬抓手”的。
2022-06-06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政治试题
9 . 近几年“资本下乡”颇为风行,不过外来企业是否真能充分顾及群众利益,村民对此抱有很大的顾虑。要使资本搭建的新平台转化为基层发展的好平台需要(     
①以议事平台集中民意、以协商过程提升群众理性认识水平
②村委会发挥甄别作用,以科学民主的方式做好决策
③完善行政监督体系,政府履行职能为群众撑腰
④借助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系统,打消村民顾虑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2022-06-03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政治试题
10 . 甲村通过开通村务微博、公众号等以微信征集、登门采集、会议收集的多种途径与形式,就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征求村民的意见与建议。该村规民约有效地规范了村民的日常行为,并提高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可见,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     
①发展了基层民主,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③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动基层治理水平能力现代化
③彰显了村民自治功能,能更好地维护广大村民的切身利益
④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切实完善村民依法治国的法治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05-24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巴蜀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政治试题(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