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村民自治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不得将村级组织作为行政执法、拆迁拆违、招商引资、安全生产等事务的责任主体;未经省级党委和政府同意,党政群机构不得新设村级工作机制,不得要求专人专岗。该《意见》的出台旨在(       
①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加强基层政府对村民自治组织的领导
②促进基层政府简政放权,促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职能的转变
③推动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激活广大农民主动性和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④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组织保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17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针对乡村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现状,某市区委探索推行党建“叶脉工程”,把“大社区”划分成“小网格”,以岛域为“绿叶”,以网格为“脉络”,全面推动党建“微网格”,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服务零距离”,切实精准把“脉’乡村治理问题和党员群众诉求,进一步提高了乡村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推行“叶脉工程”旨在(     
①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开辟居民诉求表达新渠道
③完善社区治理体系,丰富基层政权管理形式
④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山东省某县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全县90多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一肩挑”全覆盖,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得到整体优化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人才保证。推行“一肩挑”旨在(     
①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选好带头人
②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村民自治
③扩大村委会主任的权力,提升村级行政管理效能
④加强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目前,我国要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下设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作用,村民委员会应设妇女和儿童工作等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可增设环境和物业管理等委员会,并做好相关工作。完善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履职承诺和述职制度。上述措施(     
①旨在提高基层政权的社会建设能力
②有利于夯实国家治理的根基
③拓展了村(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范围
④有利于健全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发挥村(居)民委员会下设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作用,村民委员会应设妇女和儿童工作等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可增设环境和物业管理等委员会,并做好相关工作;完善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履职承诺和述职制度。上述措施(     
①旨在提高基层政权的社会建设能力
②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③分散了村(居)委会负担,扩大民主
④能够更好地维护村(居)民的合祛权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寒亭区寒亭街道办创新推出了“一核三线”闭环机制,即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核心,“线上”打造服务平台、“线下”设立居民服务日、“线后”成立“阳光督查组”,组织社区、物业公司、业主等多方代表,让“微协调”“微治理”物业服务模式在各社区遍地开花。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为居民提供了便捷服务、解决了问题诉求、破解了社区治理难题。该机制旨在(     
①促进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积极履行职能,为群众办实事
②完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体系结构,保障居民民主权利 
③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畅通民声渠道,凝聚多方合力
④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1-22高三·广东·开学考试
7 .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的主要目标明确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该目标的意义在于(     
①发挥各类组织在基层自治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巩固基层政权
②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领导基层治理的制度体系
③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创新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
④强化基层政权组织在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08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三政治开学摸底考试卷(广东卷)02
8 .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的目标。该目标的意义在于(     
①发挥各类组织在基层自治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巩固基层政权
②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创新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
③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领导基层治理的制度体系
④强化基层政权组织在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18更新 | 70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高考政治核心猜题卷(湖南地区专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公布,为乡村建设指明方向。近些年,全国各地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全面落地,以乡村振兴推开共同富裕的大门。某校同学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研究学习,分析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请你参与其中。

【产业兴旺、生活富裕】

山东省烟台海阳市X镇地处海阳市西南部,南临黄海,夏季多大风,易受台风影响。跨海大桥,烟威青城际铁路和青海城际轻轨从这里穿境而过,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前沿,烟台市区一体化发展的西南门户。

近年来,该地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响应发展特色农业的号召,并始终秉持原生态、无添加的经营理念,整合农业和旅游资源,带动了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深受广大顾客的信任与好评。以桑葚种植为例,当地采用高密度、低矮模式种植桑树,集种植、旅游采摘、餐饮、生产、销售为一体,桑葚种植面积上万亩。这不仅让该地有了“人气”,也让人民收获了“财气”,走出了一条别样的乡村振兴之路。


(1)结合材料,简述该地经营高密度、低矮模式桑葚种植园的经济考量。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该地是如何做到既有了“人气”,也有了“财气”的。
(3)近年来,该地区积极推广草莓等观光采摘农业。对此,有人表示支持:“地方产业发展不能单一化,且草莓的种植条件与桑葚颇为相似,加之原有的农旅融合模式也能为其推广创造有利条件。”有人提出异议:“当地缺乏草莓种植技术和经验,且草莓等观光农业在全国分布很广,吸引力较小,还会挤占桑葚种植面积,得不偿失。”你是否支持该地积极推广草莓等观光采摘农业,请结合材料并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

【文化传承、生活幸福】

海阳大秧歌作为当地一大特色,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据《海阳县志》记载海阳大秧歌已有560年的历史,其内容十分丰富,有打鱼狩猎、农田耕作、大夫行医,还有戏剧佳话、民间故事等。每年正月,当秧歌锣鼓一响,男女老少便蜂拥而至,争相观看。“没有秧歌不叫年”,已成为群众的一句口头禅。


(4)结合材料,并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没有秧歌不叫年”的理解。

【治理有效、生活作主】

受历史因素影响,山东省的村规民约普遍存在粗泛不翔实不详细的情况,为此,山东省各地组织召开村规民约研讨会,帮助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全面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发挥“小村规撬动大治理”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A村

顺应时代发展,立足村情,逐渐将禁赌禁酒、移风易俗、股情防控等事项纳入其中,每年都在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用村规民约为基层社会治理铺路

B村

利用党员带头、干部作则、先进示范、群众督促等方式,践行村规民约的内容,让“村规民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C村

采取入户了解、设立意见箱等方式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并及时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实施方案》,将乡村治理“软约束”变为“硬抓手”,进一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5)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概括“小村规撬动大治理”的实现路径。
(6)“孝老爱亲、好人好事加5分,不诚不孝、不勤不俭扣5分……所得积分可以兑换商品”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制度正在积极推广。请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制度是如何将乡村治理“软约束”变为“硬抓手”的。
2022-06-06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