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村民自治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下是某地基层民主协商会的现场:

群众代表提出,居住地长期拥堵,道路两侧应该禁止停车和摆摊。大家纷纷点头。眼见禁止摆摊要“达成共识”,参会的外来务工人员说:“治理拥堵我双手赞成。可疫情防控以来,我们打工受到影响,才选择摆摊。一律禁止,生计怎么办?”有车户说:“主干道禁停,车往哪里停?”眼瞅着争论陷入僵局,当地党支部书记王某说:“社区里房挨着房,要是不治堵,哪天发生火灾,消防车进不来,咱后悔都来不及。”见群众代表没反对,王某继续说:“我的建议是村内主干道禁停、各自然村自筹资金建设停车场,不仅能治堵,村集体还能增加点收入。在菜市场外划出100多个免费摊位,打造社区夜市。”参会的村委会主任表示:“散会就征求村民意见。”当地的街道书记说:“关键还是落实。今天城管局的同志也在,摊位的地点和规范,请大家一同商定,及时公开。”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该地的民主实践对我国完善基层治理的启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要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

立法集民
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此次地方组织法修改的一个亮点,就是不仅将“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总则,而且设计了一系列制度保证其真正落到实处。2021年初地方组织法的修改工作启动,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有关议案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基层听声某省某村党总支设立村口小黑板,板报内容设置权力清单、村务公开、倡导文明新风、曝光陈规陋习、宣传先进典型等栏目;推行“村民说事”制度,实现村里事大家提、大家议、大家定、大家办;强化党建引领,通过持续推进“干群合干、干群合力、干群合心”为主题的“干群三合”行动,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画好产业带富同心圆。
(1)结合材料,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2)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知识,以“基层听民声 画好同心圆”为主题,撰写一个演讲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内在逻辑一致。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在200字左右。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治理有效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某镇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到村“六查”入户“六问”工作形成常态机制,上门入户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通过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主动宣讲村庄发展现状和规划,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在基层治理和村庄发展上找准最大公约数。认真梳理群众反馈的意见建议,由村支部牵头,定期组织召开由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包村组及村民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研判意见建议是否科学可行,研究跟进推动措施,明确办理责任人,并张榜公布接受监督,落实推进责任。定期开展回访工作,将便民服务窗口搬到困难群众家门口,为行动不便老人入户协助办理养老年审等业务,让群众成为阅卷人,让群众真真实实获得实惠,让镇村切切实实取得大跨步式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镇基层治理是如何让群众真真实实获得实惠的。
2022-05-21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四模文综政治试题

4 .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要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实践证明,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到实处,这是中国之治的“密码”。





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此次地方组织法修改的一个亮点,就是不仅将“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总则,而且设计了一系列制度保证其真正落到实处。2021年初地方组织法的修改工作启动,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有关议案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地方组织法的修改真正实现了全过程倾听民声、汇集民意、凝聚共识。



云南省宣威市东山镇八大河村党总支设立村口小黑板,板报内容设置权力清单、村务公开栏目、倡导文明新风、曝光陈规陋习、宣传先进典型等栏目;推行“村民说事”制度,将群众闲置空房院落改造成议事小院,定期到议事小院了解民情民意,收集群众诉求,实现村里事大家提、大家议、大家定、大家办;强化党建引领,通过持续推进“干群合干、干群合力、干群合心”为主题的“干群三合”行动,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画好产业带富同心圆。

(1)结合材料,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2)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知识,以“基层听民声画好同心圆”为主题,撰写一个演讲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内在逻辑一致。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在250字左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M市人口密度大,村居干群比例低,基层社会治理面临“力量不匹配、服务不到位”等痛点。为此,M市统筹考虑“地域相邻、群众认可、能力匹配”等因素,构建精细入微的自治网络,出台《M市构建“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实施方案》,明确将“居住空间近、生活交集多”的5户至15户村(居)民设为一“邻”,将全市1348个村(社区)共划分10万余个“邻”。其中,“邻长”按照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考察等方式,遵选有威望、有热情、有耐心、有精力的常住居民担任。日常生活中,“邻长”发挥邻里情况熟、群众感情深、说话有人听等优势,帮助解决邻里矛盾纠纷问题。试点工作中,M市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设立“办什么、怎么办、办得好”等关键词,定期召开“邻长”见面会、议事会,畅达民情、畅通民意、畅享民智;成立集政策咨询、情况上报、部门会办、进度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邻长信息平台”,群众可随时于“指端”反映问题诉求、了解办理进度,真正做到解民忧、暖民心、惠民生。


“邻长制”助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6 . “社区通”是上海市某区为精准服务村民而建立的智能化治理系统。“社区通”APP设有“议事厅”“村务公开”等板块,村民在“议事厅”提出议题、村干部“接单”后。发动村民讨论并形成解决方案:该APP自上线以来,已累计回应解决群众问题14万余件。“社区通”APP的应用(     
①保障了村民直接行使基本民主权利
②有利于村民行使决策权
③调动了村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④提高了服务管理的精准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12更新 | 28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党的十九大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国各地本着“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原则,结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展开了乡村有效治理的有益探索。

广东某区把自治重心由村下移至村民小组,通过设立“村小组议事会”并赋予其决策权、监督权和议事权,有效激发和调动了村民自治的积极性;浙江某市独创“民主恳谈”“参与式预算”等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讨论、论证和协商,为干部与群众交流提供了制度化的平台,促进了乡村有效治理;针对“人情”“关系”在乡村治理中对法律的冲击,某县正确定位“情、理、法”,深入乡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乡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村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为充分发挥乡贤促进家乡发展的作用,许多村镇组建了乡贤参事会、联谊会,创造了“村支两委+乡贤会”形式,涵养了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材料二   20205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

2015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17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2019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由民法总则与经过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2020年社会各界对民法典草案展开讨论。根据社会各方面意见,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各地乡村治理所做的探索对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说明民法典的立法过程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
2022-08-0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某村积极探索,培育深化“一委三会”治理模式。因自来水基础设施不完善,村民生活深受影响,村党支部委员会讨论决定对其进行改造并提出要求;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议事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初步方案,经多次讨论后将确定的方案进行公示;之后的招投标、工程施工等程序一律由村民代表和监理公司代表组成的监事会监督执行。两个月后,村民多年来吃水难的问题得以解决。

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该村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村两委班子懂发展、有干劲。

村两委:指的是“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


2022年5月,全国村“两委”换届工作全部完成,49.1万个村班子完成新老更替。

各地强化党的领导,发挥组织优势,剔除“病秧子”,挑出“好苗子”,确保换届在政策框架和法律法规范围内健康有序进行。换届工作组带着问题,挨家挨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紧盯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投票选举等关键节点,党员、群众参选率分别达92.7%、90.2%。

换届后村班子结构特别是带头人队伍实现整体优化:学历明显提升,村“两委”成员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占74%、提高16.7个百分点;能人比例上升,村党组织书记中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致富带富能力较强的占73.6%,提高23.6个百分点。

各地村新班子办好“开门一件事”、打好履职第一仗,发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他们走遍家家户户,问准需求找对办法,修一段路,架一座桥,解一段陈年纠纷,引一个富民项目……乡村掀起干事热潮。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村“两委”换届是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的。

■中国式民主行得通、很管用。

2021年12月,《中国的民主》白皮书发布。某校高一同学以“中国式民主的显著优势”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调研获得以下信息:

信息一   在人大代表活动站,各级人大代表分时段、分批次接待群众,听取民意、解决民生实事。2021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义乌市鸡鸣山社区基层立法联络站将征询意见建议座谈会开到餐饮街区,大家“关于食品保质期标注”的相关建议最终被采纳,并体现在法律条文中。

信息二   基层民主创新十分活跃。从城乡社区里的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论坛、民主听证会到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进社区,从“小院议事厅”到“屋场恳谈会”,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


(2)在我国,“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请你结合材料中的两组信息,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022-07-18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贵州省道真县隆兴镇浣溪村积极探索农村基层自治新路径,突破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传统模式,整合组建片区性质的“群众自我管理委员会”(“自管委”),实行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把基层民主交到群众手里。

★该村按照“片委民选、片规民立、片事民办”的思路,着力破解基层自治组织“无人干”“怎么干”“干什么”三大难题,走出了一条“村支两委揽全局、自管成员挑重担、广大村民齐参与”的农村基层自治新路子。

★从“自管委”成立后,该村加大村务公开、政策公开力度,遇事同群众商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完善民主选举和村民议事制度,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由村民推选,村级事务由村民说了算,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从“自管委”成立以来,该片区(浣溪村)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公共安全事件,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曾经远近闻名的“扯皮村”成了游客纷至沓来的“旅游村”。


结合材料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浣溪村是如何通过发展民主转变为先进村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