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青年学生应自觉参与民主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农村。

振兴乡村必须坚持村民自治。某县S村坚持村民自治,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把依法办事、勤劳实干、热心为村民服务的人选到村委会领导班子中;建立民主协商议事制度,通过议事会议、圆桌会议等平台,确保民主协商议事渠道有效畅通;村民通过村民会议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的决策;村民共同制定村规民约,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通过强化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形式,保证村民监督村委会和村干部的工作。上述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力推进了S村的乡村振兴。

(1)请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S村村民是如何参与村民自治,推动乡村振兴的。
(2)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请你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农村写两条宣传标语。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村规民约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某校高一学生以“我们怎样当家作主”为议题,探究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内容和方式。下面是某班同学们通过探究性学习搜集到的某村村规民约的部分内容:


一、葬礼不准披麻戴孝、不准进行祭奠活动、一切从简,如有违反,村民在转学、上户等手续上不予办理
二、村里重要事项需通过村务公开栏定期公开
三、村务公共决策需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定
四、实行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奖励机制,共建美丽乡村
请根据给出的示例,将表格中对应的内容补充完整。
村规民约内容是否采纳说明依据
葬礼不准披麻戴孝、不准进行祭奠活动,一切从简,如有违反,村民在转学、上户等手续上不予办理示例:不可采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规民约的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和国家政策相抵触,不能以行政职能威胁村民
村里重要事项需通过村务公开栏定期公开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村务公共决策需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定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行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奖励机制,共建美丽乡村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7-08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3 . 2020年8月27日,福建莆田市民政局印发《莆田市城乡社区民主协商工作指南》,旨在推进全市城乡社区民主协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据悉,这是福建省首个城乡社区民主协商工作指南。《工作指南》明确了协商范围、定义、原则和协商主体、内容、形式程序、成果运用、异议救济、保障等,对协商一般程序进行重点阐述,制定协商流程图。社区协商民主(       )
①可以让社区更好地行使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职能
②可以让居民更好地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③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④能够使社区处理民生事务更加科学、民主和高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某镇的村民委员会进行换届选举,该镇一中学的社会实践小组为此次选举工作拟定了宣传标语。你认为下面最恰当的应该是(       
A.履行政治义务,投下庄严神圣一票B.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接受人民政府监督
C.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D.参与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城乡社区协商是基层群众自治的生动实践,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实现形式。某市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协商主体多元、程序规范、制度健全、成效显著的城乡社区协商新局面,保证人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参与的权利。这有利于
①健全国家权力运行监督体系,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②丰富民主管理形式,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
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④保障居民基本政治权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近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进步。下列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分析,对应不正确的是
①向信访办反映强制拆迁的问题--参与民主管理
②参加燃气价格调整方案听证会--参与民主决策
③作为选民参加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活动--行使选举省人大代表的权利
④参加某政府机关举行的民主评议活动--对政府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7 . 成都作为国家确定的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着力完善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了市、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监督检查机制;并通过“实名注册、二维码扫描、积分兑换”等技术手段,培育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都的上述做法
①赋予公民生态建设义务
②创新了社会治理方式
③增强了公民的环保意识
④创新了社区组织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网络给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同时,借助这一平台,谣言也得以迅速传播。创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必须
①提升网络参与者的素养
②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
③防止网络信息传播扩散
④增强公民的民主管理能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1214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3届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9 . 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些养猪和养鸡农户造成的空气和饮用水污染现象,某村民就农村养殖问题向当地政府写了一封《谁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信,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并依据本地实际作出相关举措。村民是
①通过社情民意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通过信访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③公民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体现             
④通过基层民主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0 . 某中学绿色小卫士社团与某居委会一道,开展宣传绿色理念、巡护河道等活动,为“绿色社区”创建做出贡献。可见,学生是
①权力机关的执行者
②民主管理的实践者
③政治生活的参与者
④基层自治的决策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02-02更新 | 526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