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2 道试题

1 .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淮南子·主术训》)“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举国体制与当时基础薄弱、人才短缺的条件相适应,更多依赖政府行政动员和集中计划调配能力。改革开放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日益完善;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个别国家试图遏制中国发展,我国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威胁。如何继承与创新原有举国体制,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显得迫切而重要。

(1)结合材料一,运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的迫切性。

材料二   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支持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抓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未来的整体优势。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求是》,2022年5月

(2)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又一次“赶考”。结合材料二,说明这次“赶考”是如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

材料三   新型举国体制之所以能发挥强大作用,在于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身子骨”更硬朗;根据我国所处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面对世界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的局面,果断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新赛道,推动高质量发展,正是新型举国体制的集中表达。

(3)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有人因此认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试结合材料三,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

材料四   新型举国体制之所以能发挥强大作用,在于有一个高效的国家运转机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工作报告,审查通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等议程,充分彰显我国国家机构体系在决定国家重大决策、维护和确保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上的高效运行。

(4)结合材料四,说明新型举国体制为什么需要高效的国家运转机制。
(5)有观点认为,我国高效的国家运转机制就是主张全过程人民民主。试结合材料四进行评析。

2 . 2024年4月11日学习强国发文报导《光明日报》点赞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恪塔埠街道:

建设暖“新”驿站筑牢红色阵地

为持续做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工作,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恪塔埠街道升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暖“新”驿站,筑牢红色阵地,引领推动“新群体”成为服务发展的“新力量”,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

打造服务场所

在幸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广场打造“幸福家园”“幸福加油站”两处24小时开放的暖“新”驿站,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歇息落脚的综合性服务阵地。

资源整合,开展基础服务

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驿站、暖“新”驿站、爱心食堂,街道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饮水、用餐、取暖纳凉、应急医疗等基础服务项目。

延伸拓展,提供特色服务

街道设立“小龚办事”热线,及时解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家庭生活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法律维权等暖“新”服务项目。

融入基层治理凝聚暖“新”力量

街道积极探索针对新就业群体的“服务包”,构建“双向奔赴”的基层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能。

充实组织力量

街道动态掌握辖区内新业态企业、新就业群体党员变化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帮助建立党组织;引导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吸引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发挥模范作用。

参与城市治理

街道鼓励新就业群体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职业优势成为政策宣传员、小区巡防员、文明引导员。小区的自然环境漂亮了,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宜居,市民的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数都大大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市中区恪塔埠街道如何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暖“新”驿站推动基层社区治理的。
2024-05-2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婚俗改革是近年来全社会都很关注的话题。某些地方婚俗领域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低俗婚闹,还有较高的随礼等,这些现象和问题都成了群众沉重的负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只有各方合力遏制婚俗歪风,让文明简约的婚俗新风占上风,才能为爱减负,让幸福加分。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简要说明如何才能遏制婚俗新风,为爱减负,让福加分。
2024-05-2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阳泉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4 .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淮南子·主术训》)“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举国体制与当时基础薄弱、人才短缺的条件相适应,更多依赖政府行政动员和集中计划调配能力。改革开放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日益完善;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个别国家试图遏制中国发展,我国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威胁。如何继承与创新原有举国体制,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显得迫切而重要。
(1)结合材料一,运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的迫切性。

材料二   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支持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抓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未来的整体优势。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求是》,2022年5月

(2)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又一次“赶考”。结合材料二,说明这次“赶考”是如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

材料三   新型举国体制之所以能发挥强大作用,在于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身子骨”更硬朗;根据我国所处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面对世界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的局面,果断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新赛道,推动高质量发展,正是新型举国体制的集中表达。

(3)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有人因此认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试结合材料三,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

材料四   新型举国体制之所以能发挥强大作用,在于有一个高效的国家运转机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工作报告,审查通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等议程,充分彰显我国国家机构体系在决定国家重大决策、维护和确保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上的高效运行。

(4)结合材料四,说明新型举国体制为什么需要高效的国家运转机制。
(5)有观点认为,我国高效的国家运转机制就是主张全过程人民民主。试结合材料四进行评析。
2.下图反映的是2019-2023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及其增长速度。

结合图和第一题材料,请你从“统筹全局”“勇于革新”“坚持特色”等词中任选一个,围绕“中国共产党坚持推进科技自主自强”写一个在班上做主题发言的提纲。要求:100字左右。
2024-04-2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保护黄河,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毛泽东“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到习近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心系黄河治理,为黄河治理倾注毕生心血。在百年治黄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发生着深刻变化。由区域性表象治理到全面系统的“治本”,由局部治理到一体化保护和综合治理,多措并举最终改写了治黄历史,创造了黄河“岁岁安澜”的历史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看有哪些事要办好、哪些事必须加快步伐办好,治理好黄河就是其中的一件大事。”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只有系统解决黄河流域治理面临的难题才能真正实现“黄河宁,天下平”的美好愿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材料二   长期以来,黄河流域面临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洪水威胁等问题。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号召。2020年,中共中央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黄河保护法的制定,多次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网络“云对话”、专家座谈等途径征集意见、开展论证,于2022年10月30日表决通过《黄河保护法》。2023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后,各地人大、政府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统一部署安排,分别做好地方立法、监督管理、政策宣传等工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青山净水的美好期盼。从顶层设计到贯彻落实,以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资源,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大保护大治理的格局初步形成,“水清、景美、人富足”的幸福愿景日益成为现实。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发挥制度优势落实“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号召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西方政党实行以选举政治和多党竞争为核心的西式民主,党争不断,内斗不止,西方式现代化受资产阶级利益最大化目标驱使,只会给本国普通民众和其他国家带来灾难。因此,“西方式现代化”虽然起步早,但道路越来越窄。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是基于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领导,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使中国式现代化方向更明、视野更宽、格局更大、谋划更远、步伐更稳、硕果累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党在推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为了人民而推进现代化、依靠人民来实现现代化、由人民共享现代化的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既要让中国过好日子,也希望别国过好日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结合材料,从政党的角度分析西方式现代化为何道路越来越窄。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何以超越西方式现代化。

7 . 更新城市更美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更新让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1.实施城市更新,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必由之路。据此可以推断(     
A.实施城市更新,就能提升城市品质
B.提升城市品质,就要实施城市更新
C.提升城市品质,才能实施城市更新
2.(多选)相邻权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所享有的权利。某居委会以“正确行使相邻权和谐邻里关系”为主题写一篇法治宣传公众号。小区里出现的新现象可以成为宣传素材的是(     
A.老赵清理干净了家门口堆放的杂物B.小王经常去看望对门独居的老奶奶
C.刘阿姨提醒大家戴上耳机跳广场舞D.餐饮店张老板主动安装油烟净化器
3.“今天我们商议的主题就是‘门牌’,希望大家来议一议,我们要不要给所有住户都做一个门牌?做成什么样?”某社区居民就“门牌”开展议事活动。应该就此问题做出决定的是该社区的(     
A.基层政府B.基层党组织C.物业公司D.居民会议
4.(多选)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城市也需要定期开展体检,发现病灶、诊断病因、对症下药,提前防止大病隐患、及时治疗小病小患。这是因为(     
A.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B.矛盾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
D.要立足整体,实现各部分功能最大化
5.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杂乱飞线下地、监控安装等是城市更新的必答题。某街道党员积极参与,以身示范,并广泛宣传相关政策,打消居民顾虑,确保改造工程有序推进。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     
A.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B.克己奉公、无私奉献
C.服从组织、严守纪律
6.近年来,上海市逾六成的城市公园实行24小时开放,有效满足了市民对公园开放共享的新需求。与此同时,夜间群体活动、音响设备等引发的噪音矛盾以及夜间安全等管理问题逐步凸现。在此背景下,“上海市某文化公园能否24小时开放”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
(1)有人说:我支持公园24小时开放,我也反对公园24小时开放。从形式逻辑角度来看,其观点违背了(     )
A.同一律
B.矛盾律
C.排中律
(2)上海市某文化公园所在区的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等决策部门承办“人民城市议事厅,基层治理大讨论”活动,邀请了社区居民、周边商区职员、公园管理方及相关专家等300多位代表,针对该公园能否24小时开放的问题开展讨论。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提供了详细的调研数据,有人则分享了国内外的治理经验和优秀案例。
结合材料,综合所学内容回答:相关决策部门怎样才能制定出让市民满意的方案?
_________
2024-04-0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一   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光辉旗帜。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筚路蓝缕,走出了一条在后发现代化国家实现有效民主的中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以“三三制”为原则的抗日民主政权。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人民代表会议制,被誉为“把民主从过去少数人的权利,变成多数人能享受的权利”的真正民主。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我国的国体、政体、政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了我国民主制度体系的基本格局。
改革开放时期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标志,我国民主政治生活步入正轨,民主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制定修改了宪法、选举法等重要法律,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1982年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被写进宪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中央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动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治理效能。

材料二   纵观世界近现代发展史,现代化总是与民主相生相伴。现代化为民主提供物质、精神等基础保障,而民主则是现代化的目标和本质之一,民主政治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和实现状况。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创造活力,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了磅礴力量。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何始终高举民主这面光辉旗帜。
(2)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中国式现代化汇聚磅礴力量。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其作用路径。
2024-04-07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周期率”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

中国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是1945年黄炎培先生在延安向毛泽东提出的问题。黄炎培先生问毛泽东同志,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实行民主,让人民来监督。“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后,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70多年的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对如何跳出执政的历史周期率这个历史难题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一直在探索破解方法。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为了解决好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认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党的建设,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你对“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能使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理解。
2024-04-06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释新征程反腐败斗争的总的要求,对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作出战略部署,强调“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材料二

2005年9月,时任解放军驻杭州某师政治部主任的吴惠芳,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选择自主择业回到家乡永联村。他扎根农村,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居住方式城镇化、生产方式产业化、就业方式多元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管理方式规范化、收入方式多样化”的永联振兴具体目标。19年来,他带领全村党员群众一张蓝图绘到底,走出了一条“强富美高”的乡村振兴之路,打造出了一个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先行示范样本。

(1)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2)请以“牢记初心使命,做合格共产党员”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2024-04-0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