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每月一题”深化“接诉即办”,有效破解民生“急难愁盼”问题。

材料一

“每月一题”是什么

“每月一题”是北京市持续深化接诉即办改革,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挖民生数据,通过对群众反映诉求的大数据汇聚分析。“算”出群众普遍反映量大的突出问题,精准销定市民“急难愁盼”。每月围绕1个主题、选取2至3个具体民生痛点、治理堵点,开展专项治理,办好一批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


‘每月一题”怎么办

“每月一题”由市委统筹协调,政府部门主动担责打破责任盲区,全市各部门统筹联动,合力破解。2021年9月正式颁布的《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将首接负责、限时办理、回访考评、未诉先办等一系列制度体系以法规形式固化下来。作为接诉即办的延伸,“每月一题”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形成具体的办事路径,避免类似问题再度发生。


“每月一题”效果如何
>赵女士说:“我在一家餐馆办了张500元储值卡,等过段时间再去消费,餐馆却倒闭了,卡里还剩100多块钱,自己觉得讨还无望。一周后,竟然接到了商场物业的电话要给我退费。”原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约谈了商场物业方,为办卡消费者办理了预付卡清退。
> 李先生说:“住了快 20年的房子终于拿到房产证了。”原来,李先生所在的小区是2003年竣工的商品房项目,因历史原因,业主们迟迟没能取得房屋产权证。北京市多部门联合发布相关政策,明确针对此类等问题进行协调解决。

“每月一题”推动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从政府“端菜”变为群众“点菜”,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实现了政府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每月一题”深化“接诉即办”的治理智慧。

材料二   2022年接诉即办“每月一题”计划安排聚焦问题汇总(部分)

1.老楼家装电梯问题                                 3.农村污水治理问题

2.居住区电动自行车集                              4.餐饮行业食品安全问

5.噪声扰民问题                 6.社区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中充电设施建设问题


(2)上表是2022年北京接诉即办“每月一题”推动解决的部分问题。请从上述问题中任选其一,并提出合理建议。
2023-01-11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第一次统练政治试题

2 . 三、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小蘑菇撑起“致富伞”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现乡村振兴,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键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用,完善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经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

A村积极构建党建领航、统筹推进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机制,搭建“基层党委+村党总支+党员”3级网格化管理格局,大力发展菌菇种植产业,探索出一条“党建+”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具有适合该村发展的特色产业,让老百姓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真正得到实惠。

该村探索创新村民自治机制,形成“四会管村”模式。村党总支部委员会根据村民自治有关规定,讨论决定菌菇种植方案并提出要求。5个村民小组组长挨家挨户走访村民,汇集村民意见建议300多条。村民议事会经过反复商议,形成两套方案,两套方案并报村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第一套方案获得通过。在全体村民的积极支持配合下,村民委员会精心组织实施。

该村党总支引导党员干部破除“等、靠、要”思想,增强主动担当、主动发展的意识,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不断创新突破。从进入三月份以来,蘑菇就进入了采摘的高峰期,预计,该村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39万元,同时带动就业50人,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

(注:“四议两公开”:是指村党组织领导下对村级事务进行民主决策的一套基本工作程序,是基层在实践中探索创造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四议”包括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是指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1.(多选)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以下与该判断意思相同的是(     
A.只要乡村振兴了,民族必复兴
B.只有乡村振兴了,民族才复兴
C.没有乡村振兴,没有民族复兴
D.如果实现了民族复兴,就说明乡村振兴了
2.(多选)如果要为该村写一篇报道,主题可以是(     
A.“创新激活发展”B.“开放引领未来”
C.“民主促进治理”D.“共富实现梦想”
3.(多选)该村探索创新村民自治机制,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有效性。结合材料,可以推知基层民主(     
A.保障人民享有更切实的民主权利B.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解决民间纠纷和维护社会治安D.展开民主协商和助推民主决策
4.该村打造具有适合该村发展的特色产业,让老百姓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真正得到实惠,这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启示我们(     
A.要悉心保护好新事物B.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解决问题抓主要矛盾D.要注重量的不断积累
5.综合学科内容,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角度,论述基层党组织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要求:
(1)综合运用所学内容概括基层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举措,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案例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2023-02-0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2届高考二模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场下列要求。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明市沙县总医院,实地了解医改惠民情况,要求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继续‘冲锋陷阵’,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探索三明方案。

福建省三明市先行先试探索医改新路径,形成“三医联动”等改革经验,成为备受关注的全国医改样本。2012年以来,三明市党政一把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答好医改试卷:为解决医保基金收不抵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三明启动以“三医联动”为主要模式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即“让药品回归治病功能”的医药改革、“理顺医保管理体制”的医保改革、“让医生回归看病角色”的医疗改革。如今,根据人民的需求和建议,三明医改已经从最初的“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再到如今的医保打包支付、组建总医院、C-DRG收付费,三明医改已迈入“以健康为中心”的3.0版。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答好医改试卷中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为发挥“两代表一委员”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密切联系群众的特点和优势,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支部牵头鹤山城区南部党建共同体,组织各进驻单位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沙坪街道和平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活动期间,“两代表一委员”围绕不同主题深入开展走访接访群众,普法宣传等活动,努力为群众解决“急难盼愁”的身边事。他们来到和平社区莺朗街,实地了解444号居民楼污水横流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据了解,莺朗街居民楼污水横流问题是当地居民多年来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鹤山市人大代表陆碧霞曾针对此问题提出建议。在鹤山市人大常委会的跟踪监督和有关部门的协调努力下,莺朗街化粪池修整项目于2020年动工,现已进入收尾阶段。

鹤山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委室将加强对该项目的跟踪督办,人大代表要对项目跟进落实到底,力促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结合材料,说明“两代表一委员”是如何履职的。
2022-01-06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高考研究会高考测评研究院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学习效率检测调研卷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召开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描绘了中国未来五年以及十五年的发展蓝图。


【赓续昨天】

“五年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也是量度中国步伐的显著路碑。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从2015年的15.5%提升至2020年的17%,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回顾我国13个“五年规划”的历史,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至上”这一理念贯穿始终。如今,面对未来五年,人民至上更成为党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坐标原点。


(1)根据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历次“五年规划”编制过程中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问计于民?
【创造今天】

2021年3月4日至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共商国是、共谋发展。会议高度评价了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我们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肯定了政府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凝聚着全党全社会智慧的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等。近年来,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日臻完善。全国两会就是两大民主智慧和魅力的彰显,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今年两会再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蓬勃生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越性的最大体现。


(2)运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两大民主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的?
【奠定明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立足于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基础上,在明确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前提下,《建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六大主要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3)某校团委组织开展“我为‘十四五’献一策”活动,请就你所关心的主要目标提出两条建议。
2021-04-20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创造百年伟业的重要法宝。调查研究始终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听取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意见,不断完善扶贫思路和扶贫举措;多次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就经济社会发展问计于民。中国共产党人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中不断丰富发展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带领亿万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不仅有助于我们找到破解问题的办法和路径,更有利于我们提升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效,在新征程上谱写崭新篇章。


(1)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当前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仍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2)某校高一年级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主题,开展走访身边老党员活动,请你列出访谈提纲。
2023-07-0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近一周年之际,2020年7月21日至23日,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来到中农发集团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专题调研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在山丹马场,林铎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情况汇报。林铎指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是政治任务和国家战略,也是综合性课题和系统性工程。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甘肃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常学常新、细照笃行,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实际成效。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从政治、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祁连山生态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底线和红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巩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成果,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要坚持问题导向,用创新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推进各项工作,统筹处理好当前和长远、保护和发展、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下功夫解决好民生问题,切实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要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对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负总责,相关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督促企业履行好主体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形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合力,齐心协力中护好绿色家园。


加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解决好当地民生问题离不开党的领导。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1-05-0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党建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扁担沟镇党委通过实施党建+凝合聚力,助推产业兴旺,乡村宜居,乡风文明,不断提高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建+集体经济,尊重农民主体作用,组织带动农民投身乡村振兴,让乡村经济强起来。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思路,扁担沟镇党委因地制宜结合各村区位优势及产业特点,探索推广黄沙窝村、吴家沟村支部+产业+合作社+农户、石家窑村支部+村办企业+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实现党建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

党建+阵地建设,让党组织活起来。扁担沟镇党委以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年为契机,以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为抓手,紧紧围绕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保障的五个基本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通过开展普通党员进党校、过政治生日七一表彰等活动,发挥先进党员引领作用,夯实了基层党建基础,凝聚了乡村振兴合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扁担沟镇党委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是如何彰显党的先进性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同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这既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一个标志,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奔向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从时间表到路线图,从责任分工到督导落实,中央牵头抓总,地方实施攻坚。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

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要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践行百年大党的初心使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材料二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在参加地方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对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进行了系统阐释,并表达了这样的期盼“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关键?
(2)结合材料二,就如何“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提出两条思路。

10 . 千百年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一直是关系社会稳定家庭幸福的大事。让千千万万老年人生活安心、舒心、顺心,始终是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目标。

材料一   表一   31省老年人口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比

地区/人口普查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
七普六普五普七普六普五普
全国19063.5311883.175880.8813.50%8.87%7.5%
山东省1536.41942.98503.8915.13%9.84%9.06%
江苏省1372.65856.78413.8116.20%10.89%9.81%

材料二   党和政府采取多种惠及老年人的改革和措施,如连续增加养老金、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改革完善社保制度、建设覆盖城乡老人的社保体系、推广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等,已经收到明显效果。老年人实现了多年的梦想,大大增加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运用《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材料一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我国的社会保障”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更好地托起老年人的“稳稳的幸福”。
(2)结合材料二,运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相关知识,阐述“党高度关注老年人养老”的道理。
(3)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请设计两条关爱老年人的宣传标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