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历史性成就,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材料一   10年来,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两百余份合作文件,涵盖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社会、海洋、电子商务、科技、民生、人文等领域;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运,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教育、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与14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一带一路”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的原因。

材料二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来了国际投资的兴趣和热情,既有利于共建国家经济成长和增益发展,又有效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依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各国全方位多领域联通,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放大发展辐射效应,推动各国经济政策协调、制度机制对接,创新合作模式;消除了共建国家内部、跨国和区域间的交通运输瓶颈及贸易投资合作障碍,极大提升了对外贸易、跨境物流的便捷度和国内国际合作效率;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为国家间交往提供了新的范式。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谈谈共建“一带一路”是如何为世界经济增添活力的。
2024-03-06更新 | 211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创新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2日,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东广州开幕。本届会议以“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传递中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积极信息,提振世界各国共同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心,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从2013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十年来,“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举办,为读懂中国、读懂世界、读懂世界百年变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向会议致贺信时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不断加剧,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更需要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增进全人类福祉。今天,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我们坚定不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中国期待同各国携手努力,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为促进中国与世界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召开“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是中美建立外交关系45周年。45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砥砺前行。两国双边贸易额从1979年不足25亿美元到2022年近7600亿美元,双向投资从近乎为零到2600多亿美元,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已多达284对。中美还在诸多国际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上开展了有益的合作。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格局加速震荡,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风险交错叠加。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早已超出双边、影响全球。45年来的历史已经表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国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同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的开放合作,中国的不断成长也反过来为美国等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动力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中美双方从合作中都获得了巨大收益,不存在谁吃亏、谁占谁便宜的问题。两国合作共赢不仅可能,也是必须。

材料二   2023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此次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就经贸科技问题表明了中方的立场,指出美方在经贸科技领域对华遏制打压不是在“去风险”,而是在制造风险。这些错误做法以及由此造成的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已经成为最大的风险。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说明“两国合作共赢不仅可能,也是必须。”
(2)为了中国企业能够更好的参与中美经贸科技合作,请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为企业提两条合理化建议,每条25字以内。
2024-01-27更新 | 17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北京举行正式会谈,通过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发展两国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强调:“双方将继续在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多边框架内开展全面合作。中方支持白俄罗斯尽快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至今已有9个成员国、3个观察员国、9个对话伙伴,其“朋友圈”不断扩大。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我国支持白俄罗斯尽快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予以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2年11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八会晤。

习近平指出,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的局面不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国际社会期待。中美双方需要本着对历史、对世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探讨新时期两国正确相处之道,找到两国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造福两国,惠及世界……两国元首同意,双方外交团队保持战略沟通,就政治、经济、经贸、人文交流等方面开展经常性磋商。

材料二   2022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团结合作勇担责任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节选)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四点建议:第一,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建设和平稳定的亚太。第二,坚持开放包容,建设共同富裕的亚太。第三,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清洁美丽的亚太。第四,坚持命运与共,守望相助的亚太。

(1)结合材料一,请你从“多极化趋势”角度分析如何看待中美两国领导人会晤内容。
(2)结合材料;围绕“世界多极化与贡献中国智慧”,谈一谈你对习近平主席主题讲话的理解。
2023-01-09更新 | 333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展望“十四五”时期的国际形势,可以说,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将面临更加深刻复杂变化。一是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关系分化组合更趋复杂;二是世界经济遭受重创,新的发展动力正在形成;三是国际体系面临新挑战,国际社会加强合作需求上升;四是国际安全风险点增多,各国政治社会面临新考验:五是国际思潮激荡碰撞,意识形态因素再度突出。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月1日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全面、现代、高质量、互惠的自贸协定,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在协定已经生效的成员国之间实施关税减让。2022年1月1日零点,在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青岛海关关员为青岛某公司签发了全国首份RCEP原产地证书。凭这份原产地证书,货物到日本后缴纳的关税税率可由3.3%降为3%。RCEP成为中国内外贸一体化、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与RCEP成员国市场、资源和要素的联通性,促使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投资更加密切。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8.81万亿元,同比增长19.3%,占中国外贸总值的31.1%。中国与RCEP成员国同心协力,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1)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减让对中国和世界的积极影响。
(2)有人说,只要加强与RCEP成员国的合作,就能够实现共赢。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022-11-27更新 | 29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联考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探究目标:

以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国与东盟、世界多极化、当今时代的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知识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情境呈现:

2022年1月7日,我国外交部发布了《中国—东盟合作事实与数据:1991-2021》,记述过去30年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成果。

这份文件指出,30年来,双方不断深化各层级各领域对话合作,建立了包括领导人、部长、高官在内的完整对话合作机制,举行了24次领导人会议和两次领导人特别会议或纪念峰会,建立了12个部长级会议机制和多个高官会议机制。双方经贸投资往来日益密切,建立了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1991年到2020年,双方贸易额从79.6亿美元跃升至6846亿美元,扩大了85倍。2020年,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形成中国同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良好格局。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给11国20多亿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受到各国人民热烈欢迎,成为区域合作的典范。2021年11月下旬,习近平主席同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30周年纪念峰会,深入总结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重要成就和宝贵经验,正式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双方关系新的跨越。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当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生效实施,中国同东盟各国全方位合作持续深化,中国东盟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国与东盟务实合作必将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正确道路。

自主探究:
(1)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中国积极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原因。
(2)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回答中国是如何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的。
(3)中国与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中国与东盟是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2022-11-03更新 | 35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单元 世界多极化 单元测试

9 . 中国智慧、中国实践为共建地球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材料一   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旨讲话,系统阐述了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地球家园、如何构建、中国怎么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建设地球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材料二   在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会议上,世界听到了“中国声音”: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世界看到了“中国行动”;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加快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中国智慧、中国行动为共建地球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劲动力。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其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契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实现世界人民共同福祉为目标,是构建网络空间新秩序的中国方案。

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必须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推动建立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需明晰主体角色、制定统一规则、形成相应机制。要以联合国为主渠道、以联合国宪章为基本原则,制定数字和网络空间国际规则,使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确保全球互联网治理在联合国框架范围内进行。


有人认为,只要发挥好联合国的作用,就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