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2024年3月2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多米尼克总理斯凯里特。习近平强调,中方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中方重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关切和诉求,支持多米尼克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愿同多方加强协调配合,深化南南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的强调折射出(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中方与多米尼克国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④我国主张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0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2024年2月第六十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会前发布的《2024年慕尼黑安全报告》提出。“在地缘政治形势日益紧张、经济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许多国家的政府不再关注全球合作的绝对收益,而是越来越担心自己的收益低于其他国家。将绝对收益放在首位很可能会导致双输的态势——危及合作,破坏全球伙伴关系。”由此可见(     
①地缘政治局势紧张让许多国家选择谈判与对话手段解决冲突
②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大了许多国家政府间的利益差别
③相关国家只有不把维护本国利益放在首位才能避免双输的态势
④为追求全球合作的绝对收益需要兼顾各方的安全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材料一   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却逆势而上,率先实现经济回暖的同时提出全球发展倡议。该倡议紧紧围绕发展中国家最迫切的民生需求,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减贫、粮食安全、工业化、互联互通等重点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有观点认为,中国是世界发展的使者和坚定力量。

材料二   当前,地缘冲突不断加剧。中国在充分尊重两国政府的前提下,积极斡旋和成功推动沙伊复交,为巴以和俄乌冲突的和平走向提供了样版,中国因对国际和平的贡献而获得了某些立场的肯定,认为化解中东“火药桶”功莫大焉。而某些大国为此深表忧虑,认为自身在中东的利益和霸主宝座将从此易主。

材料三   近日,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致贺信。“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至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为世界认识和理解中国道路打开不同的观察交流视角。十年来,每届会议主题在“变”;“不变”的是,每届会议都能让世界深刻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的坚定决心和行动。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为中国应对来自各方声音、让世界“读懂中国”写一篇发言稿。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逻辑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2024-04-12更新 | 276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60年前,法国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中法建交是国际关系史上的大事。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架起中法友谊的桥梁,打开中西方交往合作的大门,为处于冷战中的世界带来了希望,中法关系从此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作出贡献,双方携手引领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中法建交是基于(     
①符合两国及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
③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处之道
④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2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指出,中国同西班牙建交半个世纪以来,双方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精神,深化友谊,促进合作,建立和发展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中西关系发展平稳顺利的原因在于(       )
①经济全球化发展加深了两国相互依赖程度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使和平成为各国外交首选
③中西双方经济政治的根本利益存在一致性
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积极影响双边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多年来,非洲联盟高举联合自强旗帜,一直积极探索适合非洲的发展道路,推动区域一体化建设取得重要成果,非盟成功加入二十国集团,使非洲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提升。2024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第37届非洲联盟峰会,向非洲国家和人民表示热烈祝贺。习近平强调,“2023年,中非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非合作不断向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发展,走在国际对非合作前列。我愿同非洲国家领导人一道,进一步加强中非友好合作,密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配合,推动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推动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原因。
2024-04-0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3月7日,谈及巴以冲突,外交部长王毅表示,国际社会必须紧急行动起来,将立即停火止战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加沙民众有权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所有被扣押人员都应该得到释放,一切伤害平民的行为都应该被制止。我们主张巴以双方尽快恢复和谈,最终实现巴勒斯坦、以色列两个国家和平共处,阿拉伯和犹太两个民族和谐共处。中方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恢复和平奔走。由此可见(       
①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②各国契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要求,构建了国际新秩序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8 . 我国奉行和平利用极地为全人类服务的原则,不在极地考察上搞竞赛,注重维护极地和平、安全与保护极地环境,同国际社会一道,认识、保护、利用极地,为造福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材料体现出(     
①我国顺应时代主题变化开展极地事业合作
②国家利益是各方开展极地事业合作的基础
③我国为国际极地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④我国坚持正确义利观发展极地科学考察事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和中东国家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下,继2023年3月沙特、伊朗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后,曾被视为“世界火药桶”的中东迎来和解浪潮,这是中方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

某班学生以“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中国作为”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搜集到以下资料:

资料卡1:中国先后提出实现中东安全稳定的五点倡议、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四点主张、落实巴勒斯坦问题的三点思路等,对中东地区安全挑战及其解决提出中国方案。资料卡2:中国是伊朗和沙特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都是中国极为重要的能源供应国,两国经济多元化转型都需要中国的参与……中国促和方案因此也得到了沙伊两国的共同支持。资料卡3:中国从多方面搭建对话平台,始终态度真诚,一贯支持中东国家战略自主,不谋求势力范围,不干涉中东国家内政;一贯支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是中东国家可以信赖的真朋友。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知识,阐明中国何以能推动中东地区“拉手”而不“松手”、“拆墙”而不“筑墙”。
10 . 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唤起国际社会对发展问题的重视,推动加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促进国际发展合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球发展倡议的合作机制不断完善,重点领域合作有序推进,能力建设项目陆续推出,给各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表明(     
①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各国共同推动建立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
③中国立足各国国家利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