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含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5 道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2021年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纪念馆是农奴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见证,世人参观纪念馆既感触到旧西藏的黑暗与野蛮,也领悟到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变迁。材料表明(       
①文化就是文明,与野蛮相对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2-09-14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统编必修4:专题四 考点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名校
2 . 2021年6月26日,《唱支山歌给党听》快闪活动在云南昆明斗南举行。花农、游客和当地各民族群众一起深情演绎《唱支山歌给党听》,献礼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该活动以歌舞的方式回顾百年历程,回望百年初心,展现中华儿女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精神风貌。开展这一活动是基于(     
①健康向上的文化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健全人格
②文化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
③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
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8-27更新 | 25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时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3 .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2022年6月1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又有新发现:代表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来自甘青地区齐家文化的玉琼、大量龙形象器物等文物被发掘出土,再次向世人展示了璀璨夺目的中华古老文明。这表明(       
A.文化就是一种物质产品B.文化决定一个民族的历史
C.文化是由考古学家创造的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022-07-22更新 | 45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58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4 . 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游牧文明全然不同,后两者强调冒险、进取,前者强调防守、和平。这表明(     
A.文化决定经济、政治B.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C.文化是自然界特有的现象D.世界文化是统一的
2022-07-21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学考)
5 . 习近平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由此可见,北京冬奥精神(     
①是具时代特征的非意识形态
②决定了北京冬奥的成功与否
③是北京冬奥实践活动的产物
④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16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4练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 . 中华民族对于未来生活历来就充满了美好的期许,对国家和人民充满了善意的祝愿,在地名文化中常用宁、安、吉泰、康等字眼,如南宁、西宁、兴安岭、吉林、吉安、泰安.新泰、建康等地名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特征。中华民族崇尚天人和谐、天下大同、厚德载物等,在地名中经常用和、德、同等字眼,如和县、承德、德州、大同等。可见,以上地名(     
①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②可以折射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向往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鲜明地域特色
④作为文化载体本身不是文化现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神秘的三星堆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形似方向盘的青铜器物太阳轮,是古蜀人太阳崇拜的写照,其五等分也表明古蜀人已有高超的数学思想。材料表明(     
①一定的文化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②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因素
③古蜀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④透过文物可以“窥探”古蜀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 . 当前,为加快数字乡村发展,需要有效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让数据真正成为农民生产“新农资"、手机成为农村生活“新农具"。由此可见(     
①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实践培养出来的
②文化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5-21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重难点15 文化的作用
9 . 桂林山水甲天下,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陈叔达、王昌龄、韩愈、李商隐、康有为、翦伯赞、贺敬之等人均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作。“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自然和历史文化的融合之下,众多游客到桂林寻找“诗与远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自然风景能够为诗词的创作提供灵感
②自然风景与文化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③人们欣赏桂林山水是因为它就是文化
④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并享受着山水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文化现象相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21年6月28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演出《伟大征程》盛大举行
②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公开亮相
③2020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通过
④2020年10月20日,L市第二期商贸餐饮消费券开始预约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