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含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作为中国首枚空间运载火箭,“长征一号”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回首中国航天事业波澜壮阔的历程,几代航天人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中,孕育形成了航天“三大”精神——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深厚博大的航天“三大”精神反映着不同时期中国航天事业的特征,体现着一脉相承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全体航天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1)航天精神属于文化吗?为什么?
(2)航天“三大”精神是如何产生的?反映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2023-09-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学案

3 . 情境一   中华名山泰山是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旭日东升”“黄河金带”“泰山石敢当”和“泰山碑刻”都是其著名的景观。


情境二   有人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上去了,文化就能发展,社会文明程度自然而然就能提高。”


[探究]
(1)在情境一所列的四种泰山景观中,哪些是文化现象?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你是否同意情境二中两种观点?请简要评析。
2023-08-1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21-22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4 .
2022-08-1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整体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二·全国·课前预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5 . 燃:火种到达中国:

材料   火炬接力是奥运会的精髓和象征,火炬接力景观是奥运会重要的视觉文化内容,是展示奥林匹克的价值观和愿景、营造奥运氛围的重要手段。10月20日,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景观火炬标志、火种台、仪式火种台和火炬手服装等首次呈现在国内公众面前,这些重要的形象元素,都是以一条象征奥林匹克火种与激情的丝带为视觉设计核心,并以统一的视觉语言相互贯穿,形成了延绵不绝的奥运火炬接力景观,体现了火炬接力景观视觉系统的一致性,充分彰显主办国和主办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自信。

古文物×火种灯环保理念千年传承:

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创意源于“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长信宫灯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宫灯,造型轻巧华丽,设计巧妙环保。“长信”,就是永恒的信念,代表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飞舞的红色丝带环绕在火种灯顶部,与火炬“飞扬”视觉形象统一,象征着拼搏的奥运激情。方圆嵌套象征天圆地方,银色金属光泽和晶莹剔透的玻璃形成对比,表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契合。灯体使用了环保材料再生铝合金,首创双层玻璃结构,保证了火种灯在低温、严寒、大风等自然环境下不会熄灭,打造出既有传统中国韵味,又具现代感的火种灯。

火种到达中国:

承载着14亿中国人民的热烈期盼,在全球目光聚焦下,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20日抵达北京,在中华大地开启传承、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之旅。在“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引领下,本次火炬接力计划呈现不同以往的新特点。


议学问题:
(1)你在上述材料中看到了哪些文化元素?
(2)结合课本相关知识,说说什么是文化?
2021-11-3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二政治新教材议题式同步备课(部编版必修4): 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传递冬奥火种 弘扬奥运精神) 议题式教学导学案
20-21高二·全国·课前预习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0.65) |
6 . 下面三幅图片是文化本身吗,说明文化有什么特征?

2021-08-31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3.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20-21高二·全国·课前预习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0.65) |
7 . 黄山是文化吗?黄山石刻是文化吗?两者有什么区别?


2021-08-31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3.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在精准扶贫中起着核心催化作用。越到最吃劲的时候,越需要文化的助力。走文化扶贫之路,要在“文化富民”上有创新。往往越是贫困地区,自然风光秀美与传统文化越是有独特的优势,借力国家文化政策,积极抢救发掘本地文化精髓,传承文化遗产,并创新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或者围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康疗、民族文化等不同主题,开发新型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文化旅游一体化的致富综合体,以“文化+旅游+扶贫”的发展模式锻造新的生产力。

由于文化具有地狱性、多样性、系统性等特征,只有深入认识和把握贫困地区的文化生态,文化扶贫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当前,有些人认为贫困地区没有文化,即使有也是贫困文化、落后文化,文化扶贫就是向其单方面输入文化。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有害的。其实,深入了解后才会发现,许多贫困地区的生态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那些深山中的青少年们渴望受到知识的熏陶,徜徉于知识的海洋。因此加强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让外部文化“走进来”,内部文化“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知识,说明“文化富民”的原因。
(2)有些人认为贫困地区没有文化,即使有也是贫困文化、落后文化,文化扶贫就是向其单方面输入文化。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该观点进行批驳。
2020-10-29更新 | 19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三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横峰中学、弋阳一中、铅山一中统招班)
2019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在劳动人民实践基础上,主要形成于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在随后生产生活中,我国劳动人民又动态地修改和完善了与节气相关的农谚,并逐渐衍生出节日文化和生产仪式等习俗活动。近年来,凝聚着各族人民的伦理情感和信仰的九华立春祭、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等民俗活动陆续被列为“二十四节气”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


结合材料,运用“体味文化”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文化和人的关系的。
2019-08-18更新 | 407次组卷 | 6卷引用:2019年8月25日 《每日一题》必修3 —— 每周一测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提起余光中的《乡愁》,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也都能读出诗句里的那份忧伤与哀愁。余光中的阅历丰富,涉猎广泛,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余光中不仅表达和抒写了对祖国或故园的依恋,对祖国或故乡的热爱,对民族的忠诚,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也使人们读懂了一个真正中国人所应具备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化特点的理解。
2018-05-30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