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读万卷书”遇到“行万里路”,碰撞出一种新的旅行方式和学习方式——研学游。曾经,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暑假,孩子们纷纷走进研学大课堂,主动学习,探索世界,追逐精彩,一路成长。数据显示,暑期研学游强劲复苏,2022年7月研学游订单量环比6月增长4倍。

暑期以来,江苏省南京市的“雨花石研学”“小农夫研学”“军事夏令营”“江豚拯教A计划”等研学产品几乎每期都满员。“江豚拯救A计划”以保护江脉为主题,通过调研江豚生存环境、走访江豚保护站、采访护豚人等形式,提升了青少年探索自然、关爱环境、增强生态保护的意识,研学还融入了野外生存技能、救生技巧、地质科考、环境监测、长江保护等综合体验,颇受学生和家长青睐。在北京香山公园,青少年寻访红色印记,聆听红色故事,参与红色文化研学游活动,感悟革命精神。在山东三孔景区的研学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参加祭孔朝圣、体验“六艺”、背诵《论语》、寻源考古等活动,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研学游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青少年参与研学游的必要性。
(3)某校拟开展“重走长征路”教育研学活动,请你拟定一个学习主题并说明活动目的。
2022-09-08更新 | 3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西部联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

随着国际儿童图书日、世界读书日、青少年阅读周兴起,我国已进入全民阅读时代。2019年2月26日,广西玉林市新华书店开展“全民阅读推广车”进校园系列活动,为师生们配备了“2018年畅销好书”“护眼作业本”及中学师生适用教辅读物、课外读物、红色书籍等,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以前来书店是为了看书,现在来书店还可以喝咖啡、结交书友。全民阅读时代,为适应现代人们的阅读需求,“书店+”的模式正成为新一轮实体书店发展的主基调。“书店十美术馆”的新华书店“光的空间”、“书店十艺术廊”的言几又、“书店十旅游”的“山脚下的书店”等新的实体书店业态应运而生。“书店-”为人们的阅读生活文明创造环境,让书店从简单的阅读变成丰富的思考享受,精神陶冶。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积极意义。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垃圾围城”是困扰城市发展的一道难题。近年来,J市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部署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J市利用各种媒体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并对积极实施垃圾分类投放的居民给予奖励;规范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环节,不分类不收运,禁止混装混运;建立垃圾分类处置利用的产业园区,提升垃圾分类处置能力。经过不懈努力,J市被成功创建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特点”角度,说明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的必要性。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2月18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生活节俭却捐赠千万的退休老人马旭,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担起未来的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他们的故事折射着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爱国情怀所激发的社会向上力量,让社会变得温暖明亮,让祖国变得繁荣富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识,说明中央电视台举办《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的依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状如颗颗珍珠散落在广袤大地上的传统村落,是中国人的根系所在,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人们礼敬历史,呵护文物,自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但令人遗憾的是,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古村落的迅速消亡不仅让那些各具地方特色的历史人文逐步消失,同时也让这些年频频见诸报端的“乡愁”二字慢慢飘逝,古村落保护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关键时刻。有专家指出,古村落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政策、建设发展层面统筹考虑,调动多方力量有序参与;要立足长远,做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针对古村落的不同特点进行保护利用;保护古村落需要带有一些类似“公益”的价值理念,如果保护古村落以营利为主要目标,不仅不能保护古村落,反而会造成开发式的破坏,当地政府应该树立科学的开发观,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古村落保护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为某市进行古村落保护的宣传活动拟定两条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2020-01-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龙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文)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读书被誉为“生命的美容”,书卷气自有一种迷人的优雅。拥有了书卷气,便消除了做气、娇气、霸气、激愤气、粗俗气、痞子气、卑微气、小市民气;拥有了书卷气,便增加了静气、秀气、灵气、自在气、文明气、富足气、高贵气、泱泱大气。为丰富青少年的寒暑假生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拥有迷人优雅的“书卷气”,某地关工委组织开展“中华魂·腾飞的祖国,见证辉煌—一做有梦想有追求的新时代青少年”主题假期读书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推荐读书目录,还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在辖区的不同小区里开放读书室,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增进交流、促进友谊的平台。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素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读书对人成长的影响。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应用奋斗的壮丽篇章,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提出要扎实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着力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修复和展示传播。着力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和利用创新,把革命文物利用好、革命传统弘扬好,革命文化传承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探索多种途径让革命文物“活起来”。井冈山等多地的革命博物馆融通多媒体资源,推进“互联网+”革命文物,对革命文物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室传,传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赣南地区财政累计投入11亿元实施革命旧址的修络养护,形成了像瑞金“革命旧址+红色精品景区”、宁都“革命旧址+特色乡镇”、抚州“金溪革命旧址+休闲农重旅游”、吉实青原“革命旧址+传统村落保护”结合等模式。有效地保护了革命文物,也促进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推动发展,乡村振兴,意及民生相结合。


(1)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革命文物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3)某班级召开“传承红色基因,做有相当的时代新人”主题班会,请你列举两个发言要点。每点10-20个字。
8 .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物,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选取27件国宝重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语言,用时尚现代的方式激活深沉古老的历史,致力于“让国宝活起来”,不仅使观众真切地认识到每一件文物背后包含的政治的、文化的、艺术的内涵,更让人深信国之重器就是先人信仰所依、皇皇匠艺就是国人骄傲所系。
材料二 为了让文物更好地活起来、传下去,20172月,国家文物局印发,《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未来几年的文物事业发展确定了目标。“十三五”时期,国家文物局将推动文物保护实现“两个转变”:由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由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转变,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确保文物安全。
(1)“让国宝活起来”,激活的是历史,激荡的是国魂。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分析。
(2)实现文物保护“两个转变”,是确保文物安全的重要举措。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
(3)“让国宝活起来”,推动文物保护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请你就“社会力量如何参与文物保护”提出两条建议。
2018-04-0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2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材料一       十九大报告提及“生态文明”12次,“美丽”8次,“绿色”15次。这是对今后工作的指导,也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近年来,居民环保意识提高,简约、适度、低碳的生活方式渐成常态,随着需求增加和扶持力度加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健康发展;随着污染排放标准提高、污染惩戒力度加强、环保信用评价机制健全,水质、土壤、大气污染得到控制和修复;随着我国与世界联系的日趋紧密,环保事业引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制度和人才。近年来,多地实施的环保禁产制度遏制了污染。但也出现了“一关了之”现象。对此,相关部门强调,对涉及污染的企业要分类处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并分析材料中是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
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
乡村是农耕经济的裁体,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之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但如何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乡村建筑“西洋化”、乡村生活“空心化”呢?有专家建议,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才能使城镇化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现代化成为有根的现代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落实专家建议提出具体措施。
2018-02-0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防城港市2018届高三1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某中学多措并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利用学校文化墙、宣传栏、LED屏、广播站、黑板报等形式,让核心价值观熟读于口,铭记于心;举办“用经典润泽心灵,让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文明,怡情养志;开展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结合材料,分析该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法的文化生活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