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中国学者表示,格丽克的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她将个人体验转化为诗歌艺术,换句话说,她的诗歌极具私人性,却又备受公众喜爱。但另一方面,这种私人性绝非传记,而是以轻盈之笔向下挖掘日常生活的深度。材料表明(     
①诗歌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并非纯粹“自然”的反映
②诗歌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能够赋予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③诗歌与作者的个人体验有关,其创作不具有实践共性
④优秀诗歌背后的生活深度能使人提升审视生活的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1-28更新 | 2305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程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0年9月1日,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推出的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在开学这天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举办了一场真挚、生动、感人的公开课。该公开课的举办有利于(     
①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②变革文化传播媒介,赋予传统文化新活力
③推动教育创新,为民族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④弘扬爱国精神,激励青少年奏响青春赞歌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0-10-25更新 | 2094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洮南市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2020年是国际互联网诞生51周年,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工具。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表明(       )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②文化的影响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个人文化素养的核心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九曲黄河万里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曾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黄河“屡治屡决”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20世纪中叶,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历史性地交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手中。1952年,毛泽东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动员和激励了千百万黄河儿女兴修水利、筑坝拦洪、修复生态,开启了破解黄河治理千古难题之旅。经过几代人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进行的全面整治,黄河的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实现连续20年不断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黄河儿女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治黄答卷。

2019年9月,习近平郑重宣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他深入剖析黄河水少沙多等难题症结,强调黄河治理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习近平关于黄河治理的战略思想,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了行动指南。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力量的知识,分析新中国黄河治理交出优异答卷的原因。
2020-10-29更新 | 484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①“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②“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近年来,各地在“送戏下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安徽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统筹使用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确保每个行政村每年至少观看1场戏曲演出;山东省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工程,并将在2018年实现全省农村全覆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样做有利于
①引领农村社会思潮,消除各种文化差异
②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推动文化事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国家治理体系

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所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其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 “悌忠信,礼义康驻”的道德操守,“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等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构与发展的丰富思想源泉。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构与发展中意义重大。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2021-03-13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程考试政治试题

8 . 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我们要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进一步坚定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决心和信仰,并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学习党的历史,需要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学思悟践,知行合一。学习党史要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学习党史要从党史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学习党史要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道历史大考题,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孔繁森、焦裕禄、沈浩这样的时代楷模为榜样,秉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永葆赤子之心,不断强化“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学习党史要与时俱进,身体力行,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在攻坚克难中激发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提高应对风险、战胜挑战的能力水平,推动各项事业开拓前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时代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思悟践,知行合一。
(3)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伟大的百年奋斗历程中,锤炼了一系列彰显党的宗旨、反映民族气质、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请写出两个“精神”并描述精神内涵。
2022-05-31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文综政治试题(五)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有变化,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我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2020-03-17更新 | 286次组卷 | 2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开发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某市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提出了“四室一场一园”(教育培训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和村落小公园)为内容的“村落文化宫”建设目标和标准,并且每年从市财政中拨出专项基金加以扶持。。经过多年的努力,“村落文化宫”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带来了农村文化的繁荣,改变了农民的落后观念,而且大大改善了村里的社会风气、公共卫生和人际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建立“村落文化宫”对于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