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中国学者表示,格丽克的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她将个人体验转化为诗歌艺术,换句话说,她的诗歌极具私人性,却又备受公众喜爱。但另一方面,这种私人性绝非传记,而是以轻盈之笔向下挖掘日常生活的深度。材料表明(     
①诗歌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并非纯粹“自然”的反映
②诗歌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能够赋予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③诗歌与作者的个人体验有关,其创作不具有实践共性
④优秀诗歌背后的生活深度能使人提升审视生活的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1-28更新 | 2305次组卷 | 2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有变化,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我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2020-03-17更新 | 286次组卷 | 25卷引用:新疆木垒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2019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在劳动人民实践基础上,主要形成于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在随后生产生活中,我国劳动人民又动态地修改和完善了与节气相关的农谚,并逐渐衍生出节日文化和生产仪式等习俗活动。近年来,凝聚着各族人民的伦理情感和信仰的九华立春祭、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等民俗活动陆续被列为“二十四节气”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


结合材料,运用“体味文化”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文化和人的关系的。
2019-08-18更新 | 407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昌吉市教育共同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