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1 . 近年来,乡村球赛“火”了。村民把十里八乡的篮球赛亲切地称为“村BA”,把足球赛称为“村界杯”。这种贴近村民生活、步入烟火人间的草根球赛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在乡村的蓬勃开展,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可见(     
①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可以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②乡村文化阵地需要用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去占领
③村民需要和接受的文化,就是值得倡导和扶持的文化
④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2更新 | 5071次组卷 | 23卷引用:吉林省辉南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政治试题
2 . 艾思奇被誉为“善用大众话语的人民哲学家”。他的《大众哲学》一书以大众话语为载体,将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众耳熟能详的事例结合起来,直接满足了当时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热切期望,启蒙了成千上万青年的革命理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俗化作出了卓越贡献。由此可见(       
①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
②先进文化只要走进大众,就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优秀的文化成果能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呼声
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政治的反映,又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08更新 | 5270次组卷 | 2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果。《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聚俱吠陀》《源氏物话》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木等发明……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记录了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来自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
②历史积淀的厚度是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
③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08更新 | 9468次组卷 | 99卷引用:吉林省敦化市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春节档电影回归大银幕、博物馆展览持续上新、剧院舞台好戏不断……各地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驱散了就地过年的万千游子内心的寂寞与焦躁,让他们体会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由此可见,文化(        )
①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②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③能让人产生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④能转变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6更新 | 5547次组卷 | 76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测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中国学者表示,格丽克的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她将个人体验转化为诗歌艺术,换句话说,她的诗歌极具私人性,却又备受公众喜爱。但另一方面,这种私人性绝非传记,而是以轻盈之笔向下挖掘日常生活的深度。材料表明(     
①诗歌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并非纯粹“自然”的反映
②诗歌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能够赋予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③诗歌与作者的个人体验有关,其创作不具有实践共性
④优秀诗歌背后的生活深度能使人提升审视生活的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1-28更新 | 2303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程考试政治试题
6 . 习近平说:“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这一论述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②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归根到底是由文化决定的
③文化为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④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水平的根本尺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3-13更新 | 2262次组卷 | 63卷引用: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从“冰墩墩”“三星堆”“故宫”到“铜奔马”……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创IP背后,是我国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19064亿元,占GDP的10.41%,较2020年的9.72%增长了0.69%。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     
①凸显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②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佐证了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
④夯实了当今时代文化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08更新 | 574次组卷 | 36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8 . 2020年9月1日,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推出的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在开学这天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举办了一场真挚、生动、感人的公开课。该公开课的举办有利于(     
①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②变革文化传播媒介,赋予传统文化新活力
③推动教育创新,为民族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④弘扬爱国精神,激励青少年奏响青春赞歌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0-10-25更新 | 2094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洮南市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近年来,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成为推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而迅速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备受关注,“微公益”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加入公益活动,让社会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微公益”有利于促进人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正如一位智者所言:“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不停努力,中国便会更好。”这也从一定角度说明了“微公益”活动的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知识,说明开展“微公益”活动的价值。
10 . 2020年是国际互联网诞生51周年,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工具。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表明(       )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②文化的影响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个人文化素养的核心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