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博物馆暂停开放,但新技术应用为人们打开了另一扇参观窗口。今年以来,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敦煌博物院等纷纷利用互联网开启“云展览”,使观众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也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新技术应用(       
①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深度交融
②促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能使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④改变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并提高其国际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8-06更新 | 28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4月模拟政治试题
2 . 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
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           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
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特色 ④规定着各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7-30更新 | 610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2019年12月20日,澳门邮电局发行了纪念“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主题邮品,包括一套四枚邮票和一枚小型张,图案以跳脱而明丽的线条勾勒出金莲花、港珠澳大桥、大三巴牌坊、妈祖阁古庙等澳门新旧景观,将澳门中西融合、繁荣发展的含义融于方寸之间。这些邮品(  )
①反映了澳门的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②彰显了澳门与祖国血脉相承的地域文化
③全面展示了澳门的历史文化成就                  ④展示了澳门文化多元共融的突出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当今全球的汉语热与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是密不可分的。这说明(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②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③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文化的传播交流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14高一下·山东淄博·期末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
2020-01-06更新 | 191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孝感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13-14高二下·浙江绍兴·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临夏市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举办“金色草花节”,在丰富人们消费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B.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
C.一定的经济是文化的基础D.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
7 . 2018年世界杯中国企业拿到7个赞助席位,泸州老窖以文化为引领,实现品牌全球聚焦,将中国白酒及其承载的中国文化传向世界。由此可见
A.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以经济效益为目标
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在经济活动中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并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2019-12-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4月28日,旨在倡导人们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拉开大幕,一些地方出台的“缓扫落叶”政策就是“绿色与生活”理念的践行。

从古至今,落叶总是能够引发人们对秋天无限的遐想。“果实不知何处去,落叶灿烂笑秋风”“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在历代诗词的浸染下,人们常在落叶中激活“诗心”。

然而,晴天落叶变干,容易形成火灾隐患,一个烟头可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雨天落叶腐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有时还会造成下水道堵塞。多年来,很多城市要求对落下的树叶随时清扫,力求“片叶不留”,慢慢地,欣赏落叶、漫步落叶、对叶抒怀也成了一种憧憬。

在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成都、上海、南京、北京等地纷纷出台“缓扫落叶”政策,给市民提供观赏秋冬落叶景观的时间和空间,也给旅游业带来了亮色,获得群众点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人们为“缓扫落叶”政策点赞的原因。
9 . 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据统计,中国每天消失的村落有80至100个。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膨胀,农村被一步步地蚕食。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2019-07-11更新 | 25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黄冈市蕲春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10 . 弄潮杯2018年度人民文学奖海外影响力奖得主麦家坦言,国家有了海外影响力,作家才能有海外影响力。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对国际事务的广泛参与,令世界舞台更渴望了解中国,文学由此成为民间交流的最佳渠道之一。他表示,希望能有更多作家相互交流切磋的机会。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②政治的影响力可以代替文化的影响力
③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④文化交流应该提倡开放精神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