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3 道试题
1 . 让“老场所”在“新城市”中随处可见,让“老村名”在“新街道”中记忆犹新,“未来之城”留住“乡愁”。古朴端庄的名胜古迹与蓝绿交织的自然风貌融为一体,现代化的“雄安场景”在浩浩千年的“燕赵慷慨”之上徐徐展开。雄安新区在规划建设中,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和家园情感记忆主要是基于(     
①乡愁承载着的是厚重的文化认同和历史自信
②文脉是城市的灵魂和基因,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③历史遗存彰显城市特色,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④城市文明的未来高度取决于城市文化的历史厚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4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练习政治试题
2 . 用“课本封面”进行宣传,更贴近网民的生活节奏,也更容易被接受和关注,有助于(     
①拓宽文化宣传新路径,增进文化认同             ②赋予主流舆论新内涵,感受发展脉动
③彰显城市的独特魅力,丰富精神生活             ④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实现以文塑旅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07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模)政治试题
3 . 2024年2月,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启动网络展播投票。文字、图片、音视频、专题专栏、主题活动,每一个类别的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都会带着人们回顾不平凡的2023年和这个时代的故事、精神,为人们增添无穷的力量。这说明(       
①只有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文化        ②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功能
③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如实反映        ④人们需要优秀文化来丰盈自身的精神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21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南平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并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重大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     
A.是回答时代之问的产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指导
B.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武器
C.夯实了文化自信的基础,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D.将经义与治事有机结合,阐明了理论源于实践的重大意义所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蒙阴县位于沂蒙山区腹地、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该县围绕“激活蒙山”旅游和“沂蒙乡愁”民宿建设,坚持以生态文化赋能和美乡村建设,为每个民宿赋予一个文化元素,努力让游客留下来、住下来。目前,该县年均接待游客97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90亿元。这说明(     
①文旅融合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②文化能教化育人,助力人们提高综合素质
③文化离不开载体,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④发展文化产业切实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陶韵传千年,瓷路行万里。数百年前,产自阿拉伯地区的矿物颜料苏麻离青被带到中国,景德镇的能工巧匠大胆创新,将其与陶瓷相结合,晕染出惊艳世界的元青花。如今,科技赋能助力陶瓷制造,由景德镇始发的“中欧班列”续写丝路精神。这体现了(       
①守正创新,文化发展推动文化交融       ②胸怀天下,开放是民族文化的核心
③以文化赋能经济,以经济活化文化       ④弘扬文化精粹,彰显民族创新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当前,短视频创作题材更加生活化,田间地头、寻常巷陌、日常生活成为创作者的舞台,田园生活、手工技艺、非遗传承、诗词创作、国风动漫等都在线上的虚拟空间中化身可供他人欣赏的文艺作品,获得一大批喜爱者的簇拥。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③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思维
④科技与文化融合活跃了文化市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23年4月,中尼民俗文化交流节活动成功举办。通过精彩的中国民乐表演、传统舞蹈展示、中国书法团扇、尼泊尔海娜手绘体验等人文交流环节搭建“友谊之桥”,加强中尼文化交流,拓宽涉侨企业合作领域,助推合作项目落地生根,为两国交流发展做出贡献。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有利于(     

①加强相互借鉴,推动世界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展现可亲的中国形象

③缩小文化差异,促进两国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趋同统一

④深化两国的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联合国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以“茶”为桥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世界茶叶生产和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共享茶香茶韵,这体现(     
①文化交流交融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丽、人民生活更美好
②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增强世界人民对中华茶文化的认同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茶文化助推茶产业发展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推动茶文化融入西方文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08更新 | 452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10 . 2020年被隆回人民抗疫中各种义举所感动,袁树雄创作《早安隆回》,赞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表达对故土的感恩,对升腾烟火、升腾希望的向往,祈盼疫情“黑夜”早日结束、生活“黎明”早日来临。这首充满正能量的优秀作品。也让不少网友对这座身居雪峰山的历史文化古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目前,隆回高铁站、向家村、花瑶等旅游景点已成为热门打卡地,游客络绎不绝,带动了隆回这座县城旅游经济发展。这表明(       
①优秀的文化作品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一定的文化能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③文化创新要立足实践,从人民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④文化的发展需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