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2 道试题
1 . 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利用电视这一面向大众的传播形态,生动呈现了经典作品承载的不朽记忆和主流价值观,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跨越代际的经典重读。这表明
①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文化表现形式影响文化传承
③通过特定的文化活动影响人④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材料一2018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印发通知,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最美退役军人”学习宣传活动作出部署。通知强调,学习宣传活动要推出一批优秀退役军人典型,充分展示退役军人永葆本色、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动员广大退役军人倍加珍惜荣誉、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发展,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最美、争当最美,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营造立足岗位做贡献、建功立业新时代的时代风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在全社会开展“最美退役军人”学习宣传活动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新形势下国家应如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19-12-22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3 . 材料一这个国庆,你游园了吗?2019年8月河北省第三届园林博览会在国家级园林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邢台开幕了!我校高二年级各班在年级和团委的带领下开展了以“畅游园博,更爱祖国”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

材料二邢台园博园自开园以来,每天都吸引八方游客到园博园参观,游客们可以尽情领略园博风情,不仅能欣赏各式各样的建筑,还可以感受到各地丰富多彩的文化,晚上还可以欣赏精彩的灯光秀。真是大开眼界,精神愉悦。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材料分析文化是如何影响人生的?
2019-12-1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七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4 .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如今,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2019年春节期间,在美国,数百名中国师生与上千名美国师生写春联、画脸谱,共庆新春;在泰国,“欢乐春节”活动在曼谷唐人街盛大举行;新加坡则举办了“新春音乐会”“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活动。全球多地共贺新春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中国文化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12-06更新 | 140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安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2019年国庆期间,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力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青春主旋律,许多学校开展了“我与祖国共奋进——国旗下的演讲”活动,举行了升国旗、唱国歌、齐颂《青春宣言》等仪式。通过“沉浸式”的仪式教育,激励和引导了广大团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共青团员们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生信念,用实际行动践行“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誓言。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举行“我与祖国共奋进——国旗下的演讲”活动的必要性。
6 . 杭州市学军小学刘老师为学生上了一堂有风景的思政课一《我是一张纸》,通过创设多种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纸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强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人们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熏陶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精神产品也是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的
A.②④B.②③C.①②D.①③
7 . 在“七七事变”81周年之际,四川省建川博物馆抗战文物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以真实的物品见证历史,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抗日战争的历史。这表明
①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离不开相应的物质载体
②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④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着决定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我国庆丰收的节庆文化源远流长。顺应亿万农民新期待,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和很多传统节日相比,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庆祝方式有点不一样。各地以农民为主角、以丰收为主题、以节庆为主线,采用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方式庆贺丰收嘉年华,为乡村振兴增力添彩。比如,黑龙江省绥化市组织水稻开镰大赛,安徽省池州市举办传统农耕文化摄影展,福建省福清市推介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活动,湖北省黄石市兴办柑桔节,江苏省泰州市评选十大乡贤。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各地利用互联网+绿色农产品模式,有效缓解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使广大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中国农民丰收节”以现代社会的文化生产方式、表现方式、传播方式、体验方式,让传统农耕文化活起来,促进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4月23日,我们迎来第23个世界读书日。一本书,就是我们一个心灵的朋友,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美好的习惯。书的灵透、书的雅致、书的睿智,穿透岁月的尘烟,浸润到读书人的心底里,由内及外,付着于举手投足做人处世之中。读书可以培养人儒雅的气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历练人的性情,厚实人的底蕴,纯粹人的精神,完美人的灵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把读书作为生活常态的意义。

10 .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世界读书日”得到了全球的热烈响应,各国尤其重视青少年的阅读,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和人文精神。阅读一本好书,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读书应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说明“读书成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合理性。
2019-07-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