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场所融入科普教育元素,成为科普领域的新生力军。截至2022年4月,中国科协认定了800个单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其中就包括自然保护区、科研机构等。这一创新举措(       
①是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有助于激活社会资源的科普潜能,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③是因为人们总是被动接受各种文化的影响
④是为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2 . 某校开展“新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农场劳动,引导学生遵循“二十四节气”传统历法设计农场耕种计划,在不同时令种菜、养蚕、收割……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智慧,懂得了担当,体悟了感恩,磨炼了意志。这表明(  )
①人只有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才会受到文化的影响
②劳动教育是“二十四节气”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唯一来源
③劳动教育是传递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
④人们在参加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能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07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正中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3 . 今年国庆假期,电影《长津湖》引发强烈共鸣。网友评论:“自己深深地被震撼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他们说打仗要赢,因为不想让后辈们再打仗了。谢谢战士们,谢谢祖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源自经典影视
③文化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
④优秀文化增强精神力量,塑造人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广东佛山·三模
4 . 根据教育部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并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各校要加强教育引导,做好家校沟通,家长应切实行教育职责。该通知(     
①有利于强化家长的教育职责,引导子女合理使用手机
②意在通过营造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影响人的行为
③旨在确保学生在校专心学习,努力提高各科学习成绩
④利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0-17更新 | 66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政治开学摸底考试卷》01(浙江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文学是时代最直接的反映。“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千古绝句描写了洛阳牡丹的雍容华贵、倾国倾城。牡丹是洛阳的市花,更是国花之一,牡丹成了洛阳的骄傲。由此可知(     
①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生活的反映②古诗词总会真实地反映时代发展的脉搏
③诗词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④诗词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23更新 | 118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6 . 选字、排版、上墨、印刷……在成都市的一家创意工坊内,市民正在体验活字印刷,一起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聆听老师讲解,观看操作示范,亲手完成制作。不长时间,一幅幅油墨印刷作品呈现在眼前,字里行间带着墨香古色,散发出古老印刷术的独特魅力。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影响
④人们总是自觉主动接受先进健康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2020年9月27日,以“诚实经营、守信服务”为主题的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在上海启动,旨在宣传弘扬珍视信用、诚信兴商、守信有价的风气,让信用成为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让“诚实经营、守信服务”成为商贸流通业乃至所有市场主体的主流。举办该活动是基于(     
①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诚信文化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先进健康的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18更新 | 116次组卷 | 9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8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宣部办公厅于2021年3月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指出,要突出主题主线,在广大群众中深入做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以下简称“四史”)重点出版物阅读推广。推广重点出版物(       
①能营造学习“四史”的良好文化氛围
②能让人们在读“四史”中增强自身的精神力量
③能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无目的地接受文化熏陶
④增强了文化传播力,彰显了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为贯彻《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某校通过图片、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进行全方位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教室内外,随处可见垃圾分类宣传卡、分类标识,这是同学们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小作品,意在让人人都知晓为什么要做垃圾分类、如何分类。这表明(     
①人的文化素养是在社会生活体验中自发形成的
②人总是能自觉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向善尚美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一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早年间,北京创造的新词汇主要来自胡同里居住的百姓。比如“倒儿爷”,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指从事倒买倒卖活动的人。“爷”很具北京特色,这里与辈分无关,是一种尊称,一方面体现出北京人待人接物的客气劲儿,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一种生活在千年古都的优越感。由此可见(     
①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特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北京的文化特色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13更新 | 205次组卷 | 31卷引用: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8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