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大学生让家长定期到校洗衣服、请家政公司来宿舍搞卫生……类似报道频频引发社会热议。

2022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2022年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显示,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健康、农业生产劳作等任务,将分别贯穿不同年级段。

对于劳动教育,社会上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有家长就对劳动课的设置持保留意见,认为孩子去学校是读书不是去做体力劳动。不少家长替孩子包办除学习之外的一切事宜,甚至用“不努力读书,今后就去做苦力”等对孩子进行“恐吓教育”。这些错误的认识与教育方式亟须纠正。学校和家长必须意识到,义务教育阶段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此方能为孩子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生活劳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仅仅依靠修改课程标准、学校增加劳动课程是不行的。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023-03-15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场所融入科普教育元素,成为科普领域的新生力军。截至2022年4月,中国科协认定了800个单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其中就包括自然保护区、科研机构等。这一创新举措(       
①是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有助于激活社会资源的科普潜能,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③是因为人们总是被动接受各种文化的影响
④是为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3 .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内容,充分探讨交流,画出关于文化的作用的思维导图,理顺文化对社会、文化对人的不同影响。

2022-08-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课时2作业
2021高二·湖北·学业考试
4 . 某校开展“新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农场劳动,引导学生遵循“二十四节气”传统历法设计农场耕种计划,在不同时令种菜、养蚕、收割……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智慧,懂得了担当,体悟了感恩,磨炼了意志。这表明(  )
①人只有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才会受到文化的影响
②劳动教育是“二十四节气”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唯一来源
③劳动教育是传递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
④人们在参加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能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07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步练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本法。
我国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这是因为(     
①文化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和活动
③良好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价值观起决定性作用
④人们在生活中被动地接受着健康文化的影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5-14更新 | 177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虎年春节假期,长沙举办了“过传统佳节、听民族音乐”等文艺演出活动,凤凰古城、浦市古镇等景区举办了彩龙船、猜灯谜、划早舟等传统民俗活动,铜官窑旅游度假区举办了铜官庙会过大年活动。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并享用文化
②人们主动接受各种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③各具特色的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融合
④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下图漫画《嘱托》折射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有(       

①在实践中文化背景影响人们对目标的确定
②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④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
8 . “站着站着,你就睡着了;看着看着,我就哭了。”这句话饱含着网民们对冲锋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的深情。一场全民“战役”让人民认清楚,偶像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最需要的地方。相信经过这次锤炼与淬火,人的偶像观会更加成熟,会更有营养地哺育年青一代成长。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③偶像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17更新 | 335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今年国庆假期,电影《长津湖》引发强烈共鸣。网友评论:“自己深深地被震撼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他们说打仗要赢,因为不想让后辈们再打仗了。谢谢战士们,谢谢祖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源自经典影视
③文化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
④优秀文化增强精神力量,塑造人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 . 2020年,“凡尔赛文学”爆火,“用最低调的话,炫最高调的耀”。这种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说自话的话语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一时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网络社交“标配”,个人表现欲被最大程度激发,也成为自我调侃的代名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