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同富裕,教育为本。作为共同富裕的样板村,浙江省宁波市滕头村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题材和生动案例。近年来,滕头村先后投入3亿多元,新建改建了滕头乡村振兴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滕头展览馆、世博滕头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一批具有题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教育平台,通过以“案例剖析+观摩实践+互动交流”为主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学员可按需开展红色党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社会治理等个性化教学,深入领略乡村振兴发展成果,感受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深刻变化。20多年来累计教育培训中小学生520多万人次,成为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窗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该村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培养时代新人的作用。
2023-01-15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考试政治试题
2 . 以“阅读小康气象,奋进振兴征程”为主题的2022“新时代乡村阅读季”于2022年4月24日在京启动。今年商务印书馆将为全国各地农家书屋捐赠价值3000万码洋的图书,包括《习近平扶贫故事》《红色气质》等图书。关于推进乡村阅读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营造浓厚的乡村阅读氛围,引领新时代阅读风尚
B.借助现代传媒赓续红色血脉,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C.使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
D.强化思想引领,推动农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22日,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纪念大会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举行。国家民委负责人在讲话中指出,70年前,云南普洱专区3000多名各族群众在宁洱立碑盟誓,用盛大庄重的仪式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衷心拥护。70年来,云南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波澜壮阔的实践中锻造形成了誓词碑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民族团结誓词碑见证了党的民族工作的光辉历程,彰显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巨大感召力,印证了党对民族工作的强大领导力,体现了云南各族儿女感党恩、听党语、跟党走的坚定信念。纪念会上,56名各族代表在《爱我中华》的乐曲声中向民族团结誓词碑敬献了花篮,群众代表诵读了民族团结誓词,首批国庆观礼团成员代表作了发言。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行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纪念大会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loo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吹响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号角。各地基层党组织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云南某县党委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将主体责任扛起来,把目标要求立起来,让干部群众学起来,把民生实事办起来,县乡村三级同频共振、狠抓落实。浙江某县党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觉把学习“七一”讲话精神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甘肃某村党支部党群活动日上,党员们围绕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精神畅谈心得体会,并与当前正在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1)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各地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七一”讲话精神对加强党的建设的意义。
(2)时下,各地正积极开展“七一”讲话进校园、让党的知识走进学生心中的活动。请结合小学、初中、高中学段学生的特点,围绕主题任选一个学段提两条具体建议。
2021-12-3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高考联盟 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检测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形势下发掘根植于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仅是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传承乡村文明,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

一款讲述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创意产品,以数字微电影的形式,全方位展现敦煌地区古村落特色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风貌,成为网络爆款产品;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努力提升民族刺绣、银饰、皮艺等蒙古族传统工艺的影响力,让“蒙元文化”释放发展活力;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重要节点,江苏高堰村先后完成石工墙遗址公园、高堰古渡修缮等文化遗产工程项目,吸引人们前来旅游;重庆市将“酉州苗绣”搬进乡村,开设苗绣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传承艺人,让扎根传统村落的苗绣绣出了幸福新生活;福建天生港镇聚焦白龙湖水上舞台文化阵地和陆家锣鼓等非遗文化资源,精心组织“湖畔夏夜”等文化惠民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各地是如何发掘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
2021-09-18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材料 一件打满补丁的旧睡衣,反映出领袖朴实、节俭的崇高风范;一根用过的扁担,展现了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精神;嘉兴的红船,记录着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延安的窑洞,彰显着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无论是平常的日子还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节假日,革命文物像磁石一般吸引着观众走近那段激动人心的岁月。

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加强革命文物工作的通知》。由国家文物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网信办主办的“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遴选活动网友互动点赞平台在“人民网+”客户端上线。活动通过讲述馆藏革命文物、革命旧址、遗址等,串联、辅助讲述与其相关的人物、历史故事,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为增强活动的吸引力、互动性和参与感,“人民网+”客户端将前期征集到的、通过初审的短视频作品予以展示,并同步启动网友点赞功能。公众对作品点赞数将作为遴选结果的参考。革命文物让我们牢记历史,然而历史虚无主义借夸大党在实践探索中的失误等伎俩否定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人民的丰功伟绩,我们必须及时识破和有力遏制。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分析我国加强革命文物工作的意义。
(2)请运用所学哲学知识,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哲学方法”为主题,完成一篇短文。(200字左右)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在此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政治安全为根本,经济安全为基础,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

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2020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贯彻党中央和教育部要求,我国大中小学通过多种措施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如,高校开设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中小学学科课程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举行“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园人群密集区域集中悬挂宣传横幅标语,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利用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学校官方微信使学生应知尽知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结合材料一,分析党中央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中体现的系统思维。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大中小学采取的上述措施对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作用。
(3)在学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能够积极主动参与。但也有个别同学错误地认为:国家安全要靠强大的国防实力来维护,在学校进行国家安全教育意义不大。请你指出其中的两处错误。
8 . 2020年4月,钦州市启动“全民阅读月”主题系列活动,组织了8场线上活动,8场线下活动,重点向特殊学校教育倾斜。对钦州市举办“全民阅读月”活动的意义认识正确的是(   
①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钦州市文化建设
②活跃图书出版市场,构建文化产业新格局
③使人们接受健康文化熏陶,提高文化素养
④从根本上保障公民平等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邻里图书馆是佛山市推出的家庭阅读推广项目,它可从市图书馆借阅图书,加上自藏图书,向左邻右舍敞开,定期组织阅读分享活动。这种以家庭为单位,以邻里关系为纽带输送阅读服务的模式,堪称“图书馆+社会力量”的阅读推广新方式,有利于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米”。开设邻里图书馆旨在(     
①盘活民间文化资源,实现图书社会价值
②密切邻里社交关系,创新人们交往方式
③发展文化市场,满足居民个性阅读需求
④发展公共文化事业,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安部、中央文明办等八部门于2020年11月4日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各地以“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共同组织开展第九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

材料一   通知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同联动、同部署、同落实,形成工作合力。公安交管部门要结合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安排,大力实施“六大提升工程”,紧盯重点车辆、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结合秋冬季节特点,组织开展源头隐患清除和重点违法整治行动;应急管理部门要结合事故调查情况,及时公布一批典型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强化警示震慑,督促举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训,防范事故风险;交通运输部门要督促运输企业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警示教育,开展客货运驾驶人安全驾驶培训,切实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材料二   通知要求,各地要坚持融媒体发力,丰富活动内容形式,加强交通安全正能量和公益视频互联网传播。要分析事故原因,梳理严重交通违法,采用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当地违法、事故案例说法,将宣传融入生活化场景、日常化活动,积极倡导文明交通风尚,增强群众文明出行意识。同时要求积极协调中央级、省部级、地市级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以及网络社交、网络直播、出行导航、新闻资讯等新媒体平台,集中推送“全国交通安全日”内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说明公安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通知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通过各种方式集中推送“全国交通安全日内容”这种做法的必要性。
(3)请你为号召大家加入维护交通安全的志愿者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2020-12-30更新 | 3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