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由人民网、央视网等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展示了2017年以来在重大政策、重大主题等方面发挥网上正能量引导作用的优秀人物和作品,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下列对该活动影响传导顺序判断合理的是
①营造积极向上向善的浓厚网络文化氛围
②增强人们的辨别和抵制落后文化的能力
③提高人们的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实践能力
④为众多网民提供了强大的榜样力量和精神动力
A.①→④→③B.①→④→②C.④→①→②D.③→①→④
2 . 脱贫攻坚,是2020年社会关注热词之一,也是许多优秀文艺作品的重要灵感来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这是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曾经的真实写照。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坚决推进扶贫工作,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下定决心要改变下庄村的落后面貌。1997至2004年,毛相林克服各种困难,带领村民硬是在悬崖绝壁间抠出了一条长达8千米的乡村公路;他带头向村民发出号召,引导有文化、头脑灵活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勇当产业发展“排头兵”,激活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下庄村近年陆续发展了各类特色产业,纽荷尔橙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特色民宿、劳务经济、乡村纪念馆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下庄村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下庄村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13785元,是1997年修路前人均300元年收入的45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这里的精准扶贫经验,村攴书毛相林也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材料二 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处散发着浓浓“土”味儿的扶贫剧《山海情》,一经播出就引发了广泛讨论和强烈反响。在2020年2月5日召开的电视剧《山海情》研讨会上,专家学者、闽宁镇群众代表一致表示,《山海情》的创作过程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突破了许多现实题材类影视作品常有的“浅直露”缺陷,具有相当高的社会现实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该剧的成功启示我们,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要始终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选准题材角度,推出讴歌时代的精品佳作;要始终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深入生活、扎根群众,把劳动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聚焦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和期待;要坚持“小人物、大情怀、正能量”的创作理念,通过小切口展现大主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文艺工作者要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引导青年代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自觉把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1)下庄村扶贫实践是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的成功案例,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优秀的文艺作品对培养时代新人的作用。
(3)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人口大国,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运用所学知识,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出三点建议。
2021-05-08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决胜新高考·名校交流“2021届高三模拟政治试题 (3月份)

3 . 山东省济宁市在着力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市在深入挖掘儒家文化深厚内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对该市当前发展的意义,探索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城市的路径,让传统文化新起来;开展了一系列“国学夏令营”、“市民大舞台”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向社会、走进人心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聚力打造文化产业“新引擎”,加快推动三孔旅游、美猴动漫、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扶持文创企业快速发展推动传统文化兴起来;坚持交流与贸易并举、“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精心策划对外文化交流项目,文艺精品成功走出国门,先后赴奥地利、匈牙利等国进行文化交流,推动传统文化走起来……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该市成功入选2018中国文化竞争力十佳城市,被评为“文化交往活力城市”。


结合材料,说明济宁市是如何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2017年春节,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广受关注,这些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选手以诗为剑,一较高下,引人入胜,掀起了一股“古诗词热”,广大人民群众在节目中得到民族人文精神的熏陶,提升文化品位,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大大提高,表现出参与面广,参与主体多,参与形式载体多样的特点,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走上积极健康、规范有序的轨道,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见》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抓手、发展有路径,取得实际成效。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说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作用。
(2)请运用辩证否定观的仃关知识,分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如何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假如你所在学校要举行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为活动写两条标语。(要求:每条限20个字以内,朗朗上口,主题鲜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