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以“阅读小康气象,奋进振兴征程”为主题的2022“新时代乡村阅读季”于2022年4月24日在京启动。今年商务印书馆将为全国各地农家书屋捐赠价值3000万码洋的图书,包括《习近平扶贫故事》《红色气质》等图书。关于推进乡村阅读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营造浓厚的乡村阅读氛围,引领新时代阅读风尚
B.借助现代传媒赓续红色血脉,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C.使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
D.强化思想引领,推动农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2 . 材料 一件打满补丁的旧睡衣,反映出领袖朴实、节俭的崇高风范;一根用过的扁担,展现了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精神;嘉兴的红船,记录着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延安的窑洞,彰显着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无论是平常的日子还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节假日,革命文物像磁石一般吸引着观众走近那段激动人心的岁月。

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加强革命文物工作的通知》。由国家文物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网信办主办的“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遴选活动网友互动点赞平台在“人民网+”客户端上线。活动通过讲述馆藏革命文物、革命旧址、遗址等,串联、辅助讲述与其相关的人物、历史故事,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为增强活动的吸引力、互动性和参与感,“人民网+”客户端将前期征集到的、通过初审的短视频作品予以展示,并同步启动网友点赞功能。公众对作品点赞数将作为遴选结果的参考。革命文物让我们牢记历史,然而历史虚无主义借夸大党在实践探索中的失误等伎俩否定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人民的丰功伟绩,我们必须及时识破和有力遏制。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分析我国加强革命文物工作的意义。
(2)请运用所学哲学知识,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哲学方法”为主题,完成一篇短文。(200字左右)
2021-06-04更新 | 29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材料一:近几年来,一些城市的报刊亭数量不断回落。“退路进店、还路于民”“影响市容、亟须整治”,一些城市的粗放式管理让报刊亭日显尴尬。在报刊亭买一份报纸、购一本杂志,是很多人的生活习惯。“留住报刊亭,留住城市文化之窗”,成了很多人的心声。


(1)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留住报刊亭的价值。

材料二:劳动是人类生存之本。在我国,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人的劳动能力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职责所在.近年来,劳动教育被淡化、虚化和边缘化,在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劳”已成为素质教育的短板.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劳动意识置于实践创新素养的主要方面,劳动素养的形成关键在于培养中小学生劳动意识,使学生内心变“要我劳动”为“我要劳动”.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所学知识说明如何才能成功变“要我劳动”为“我要劳动”?并说明理由。
2019-03-2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