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同富裕,教育为本。作为共同富裕的样板村,浙江省宁波市滕头村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题材和生动案例。近年来,滕头村先后投入3亿多元,新建改建了滕头乡村振兴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滕头展览馆、世博滕头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一批具有题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教育平台,通过以“案例剖析+观摩实践+互动交流”为主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学员可按需开展红色党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社会治理等个性化教学,深入领略乡村振兴发展成果,感受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深刻变化。20多年来累计教育培训中小学生520多万人次,成为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窗口。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该村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培养时代新人的作用。
(2)请为该村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拟定两条宣传标语。
2023-02-2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3月25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方案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劳动课程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内容,围绕三大内容设置了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

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我国重视并推行劳动教育的原因。
(2)请你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策划两种具体的活动形式。
3 . 以“阅读小康气象,奋进振兴征程”为主题的2022“新时代乡村阅读季”于2022年4月24日在京启动。今年商务印书馆将为全国各地农家书屋捐赠价值3000万码洋的图书,包括《习近平扶贫故事》《红色气质》等图书。关于推进乡村阅读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营造浓厚的乡村阅读氛围,引领新时代阅读风尚
B.借助现代传媒赓续红色血脉,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C.使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
D.强化思想引领,推动农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22日,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纪念大会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举行。国家民委负责人在讲话中指出,70年前,云南普洱专区3000多名各族群众在宁洱立碑盟誓,用盛大庄重的仪式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衷心拥护。70年来,云南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波澜壮阔的实践中锻造形成了誓词碑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民族团结誓词碑见证了党的民族工作的光辉历程,彰显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巨大感召力,印证了党对民族工作的强大领导力,体现了云南各族儿女感党恩、听党语、跟党走的坚定信念。纪念会上,56名各族代表在《爱我中华》的乐曲声中向民族团结誓词碑敬献了花篮,群众代表诵读了民族团结誓词,首批国庆观礼团成员代表作了发言。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行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纪念大会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形势下发掘根植于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仅是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传承乡村文明,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

一款讲述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创意产品,以数字微电影的形式,全方位展现敦煌地区古村落特色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风貌,成为网络爆款产品;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努力提升民族刺绣、银饰、皮艺等蒙古族传统工艺的影响力,让“蒙元文化”释放发展活力;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重要节点,江苏高堰村先后完成石工墙遗址公园、高堰古渡修缮等文化遗产工程项目,吸引人们前来旅游;重庆市将“酉州苗绣”搬进乡村,开设苗绣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传承艺人,让扎根传统村落的苗绣绣出了幸福新生活;福建天生港镇聚焦白龙湖水上舞台文化阵地和陆家锣鼓等非遗文化资源,精心组织“湖畔夏夜”等文化惠民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各地是如何发掘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
2021-09-18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郴州市地处湖南省东南部,是湘粤赣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该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扎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免费对市民和游客开放老区纪念馆、革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不忘初心敬英雄”主题宣教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开展“我身边的好人”“道德模范"等系列评选表彰活动,组织道德模范深入基层乡镇开展报告会,实施典型示范引领;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实施志愿团体网上注册,在农村设立志愿服务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构建互助友善的和谐氛围;扎实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不断推动校园文明水平整体提升,营造优美育人环境;在车站、广场、主次干道等公共场所设置公益广告,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该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是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
7 . 纪录片《家风》,以《曾国藩家书》《颜氏家书》《朱子家训》等古代著名的家训为切入口,讲述家风形成的历史脉络。2016年3月12日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后,引发人们对家风的关注。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传统文化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文化呈现离不开特定的物质载体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 . 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019-06-08更新 | 5670次组卷 | 87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关。近日,天门市举办“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中华美德”演讲比赛,来自全市各地各单位的25位参赛选手围绕家风家训主题,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朴实而感人的故事,时而言简意赅、时而娓娓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饱含深情,精彩的演讲赢得一阵阵热烈掌声,让大家感同身受、受益匪浅。本次比赛是本市推进清廉家风建设、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进一步营造家风好、民风纯、党风正、政风清的良好氛围,促进党员干部加强家庭家风建设,以好家风促好作风,为建设美好“五城”、营造天门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良好的家风家训是推进廉政建设、培养务实作风的强大助力,我们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多植入好的元素,当好反腐倡廉家庭“监督员”和“守门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天门市开展“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中华美德”演讲比赛的依据。
10 . 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漫画寓意一致的是

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③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4-08更新 | 1266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2017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普通班)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