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019-06-08更新 | 5670次组卷 | 87卷引用:统编必修4《哲学与文化》试题汇编: 第三单元 第七课综合拔高练
2 . 根据教育部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并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各校要加强教育引导,做好家校沟通,家长应切实行教育职责。该通知(     
①有利于强化家长的教育职责,引导子女合理使用手机
②意在通过营造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影响人的行为
③旨在确保学生在校专心学习,努力提高各科学习成绩
④利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0-17更新 | 663次组卷 | 24卷引用:课后培优练(人教版必修3)2.2 文化塑造人生
3 . 文学是时代最直接的反映。在盛唐时代的诗词中,我们能感受到“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华美;而从杜甫的“三吏”“三别”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唐盛极而衰的真实历史。由此可知(     
①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
②古代诗词总会真实地反映时代发展的脉搏
③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时代烙印
④诗词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22更新 | 539次组卷 | 11卷引用: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必修4)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4 . 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全国100个以上的古村落进行拍摄,以生活化故事为依托,以乡愁为情感基础,真实再现中国古村落的人文故事。《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唤起了无数海内外华人的家乡记忆。材料说明了(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具体的、有形的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创造的功能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1-01-03更新 | 428次组卷 | 29卷引用:2.1 感受文化的影响 同步练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它能够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支撑
③文化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④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07-19更新 | 386次组卷 | 6卷引用:【上好课:备作业】(人教必修3)2.1 感受文化影响
6 . 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①“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1285次组卷 | 8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周考政治(二)试题
7 . 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 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 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01-30更新 | 1969次组卷 | 83卷引用: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课堂练习:21 文化及作用
8 . 一些地方让孩子们诵读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编的传统家训家规,在这个过程中,文明的种子潜入了孩子们的骨髓,融人了孩子们的血液。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一定的文化活动
②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10-22更新 | 102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6届高考人教版必修3总复习第一单元真题演练政治试卷
9 . 选字、排版、上墨、印刷……在成都市的一家创意工坊内,市民正在体验活字印刷,一起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聆听老师讲解,观看操作示范,亲手完成制作。不长时间,一幅幅油墨印刷作品呈现在眼前,字里行间带着墨香古色,散发出古老印刷术的独特魅力。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影响
④人们总是自觉主动接受先进健康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典籍作舟,畅游华夏文明之河”。央视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成为陪伴中国人民牛年新春的一场文化盛宴。节目组选取了享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美誉的《尚书》作为开场,讲述了以伏生为代表的“护书人”传承、守护《尚书》的流转故事和以“大禹治水定九州”“牧野之战”为代表的书中故事。节目组突破了电视文艺的传统形态,设立“历史空间”“现实空间”两大舞台创新节目形态,分别展开戏剧演绎和专家解读。同时,结合环幕投屏、AR、新媒体平台等技术的应用,在屏幕上生动展现了《尚书》的巨大魅力,实现了古今读书人之间跨越千年时空的对话,拉近了古代典籍与当代年轻人的距离。

节目组还将陆续把《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和《史记》等经典名篇搬上荧幕,捕捉典籍中的亮点,把“珍珠”串联成文化之链,构建成深刻、全面且有洞见的文化传播、交流的历史图谱,对中华文明脉络进行梳理借正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1)《典籍里的中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2)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
2021-05-28更新 | 24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高二下政治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3):9.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