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老字号是我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目前,我国有中华老字号1128家、地方老字号3277家,其中有701家中华老字号创立至今超过100年。全国老字号年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在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文化引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落实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老字号在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23年1月,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促进品牌消费的通知》,围绕加强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促进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以及不断激发品牌消费潜力等方面提出具体任务,着力提升老字号与非遗、文物、博物馆等历史文化资源的联动、融合、发展水平。2月,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持续出实招、出硬招,把“金字招牌”擦得越来越亮。

材料二   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老品牌、老技艺、好信誉、好口碑。但老字号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也源于“老”,例如存在观念老化、机制老化等问题,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接受程度不够高,难以满足当前消费升级和时代发展需要。发展老字号必须巩固好“老”的优势,破解好“老”的难题。唯有守正创新发展,才是老字号的出路所在,这也是一些老字号能够历经沧桑而生生不息的“传家法宝”。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
(2)唯有守正创新发展,才是老字号的出路所在。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对此进行说明。
(3)某校学生会组织开展以“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老字号”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选择一种活动方式,并说明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些年来,随着乡村文化振兴的持续推进,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基础越打越牢、效果越来越好。与此同时,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老百姓对乡村文化的期待也水涨船高。城里人盼着能从田园中找寻更美的“诗和远方”,村里人则梦想故乡的小路上也能感受到阳春白雪的芬芳。但在部分地区,农村的“空心化”造成了乡村文化的“荒芜化”,而乡村文化的“荒芜化”反过来又加剧了这些地方农村的“空心化”。乡村文化供需不平衡是影响乡村振兴成效的一个重要短板。在不少地方,乡村文化需求一直很旺盛,但乡村文化供给却长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与城市相比,乡村文化产业的基础还较薄弱,存在市场投入较大、回报周期较长等问题。

乡村文化资源是一座富矿,乡村文化市场是一个旺铺。治理乡村文化的“水土流失”,做好了不仅能收获村里人的“芳心”,更能吸引城里人的目光。2023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三部门印发工作方案,在2023年举办“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以“四季村晚”“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等文化展示活动为引导,带动各地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四季村晚”等活动的显著特征是时代性强、乡土味浓、人情味重——时间线贯穿二十四节气,地点主要在村里头和家门口,主人公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咱们屯里的人”,展现的都是新时代各地农村的新气象和广大农民的新风貌。


(1)举办“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治理乡村文化“水土流失”。
(3)为加大2023年“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宣传力度,请你写两条宣传标语。
要求:围绕主题,言简意赅,每条标语限15字以内。
2023-04-12更新 | 40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3 . 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与行为实验室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未成年人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数字生活与网络保护研究报告(2021~2022)指出,网络内容媒介频繁使用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取向。从调查结果看,玩网络游戏的频率可能会影响未成年人的外在价值取向。这说明人的价值观(     
①能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行为方式
②具有恒定性,一经形成很难改变
③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④与特定的环境和活动分不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11更新 | 29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新未来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4 . “秋分种,立冬盖,来年清明吃菠菜。”从入冬开始,这句谚语成为某小学孩子们的口头禅。该校将绿色生态教育纳入学校建设,开辟生态种植园。种植园被分成小块地,分别由各个班级负责管理,成为孩子们口中的“责任田”。目前,该种植园已成为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开展绿色环保、科学种植、生态观测等多种活动的综合性载体。材料表明(     )
①文化教育影响青少年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发展文化并享用文化
③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能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④绿色生态教育变革了教育方式,实现了教育创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3-30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9 文化与生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当“读万卷书”遇到“行万里路”,碰撞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学游。曾经,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假期,孩子们纷纷走进研学大课堂,主动学习,探索世界,追逐精彩,一路成长。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总是无形、非强制的
③文化素养是后天培养的,获得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④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丰富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2-14更新 | 353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3届高考模拟检测政治试题(一)
6 . 2022年7月,宁夏依托本地红色资源,以感恩领袖关怀、追忆革命先烈、体验历史场景、了解革命建设故事为内容,将革命传统教育、国防知识教育等贯穿研学活动全过程,开展了看革命旧址、观红色遗迹、走红军小道、唱革命歌曲、诵革命诗词,以及体验红军粉制作活动。组织该系列活动有利于(     
①发挥文化活动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坚定爱党爱国的信念
②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赋予传统文化新内涵
③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社会主义文化的经济效益
④让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展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记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1-24更新 | 421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2023届宜川县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载人航天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992年,中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载人飞船阶段。2003年10月,“神舟五号”实现载人往返,标志着第一步战略完成。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2011年“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突破了两者的对接技术;2017年4月,突破了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关键技术,工程第二步圆满收官。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30年来,中国人在太空越走越远,而我们的梦想却越来越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做到了渐进性与突破性的统一。未来五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对无止境的宇宙探索来说,建成空间站也只是未来征程中的一个起点,融合了梦想和实干、凝结了奋起和荣耀、积聚着创新和坚守的中国航天事业,将迎着全面建成航天强国的远大目标,向着星辰大海的更远更深处不断进发。


(1)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做到了渐进性与突破性的统一。结合材料,运用相关哲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湖北省某航天科普研学基地拟以“筑航天梦,圆太空行”为主题举行系列研学活动,请你设计两个活动项目,并列出活动内容。
2022-04-23更新 | 4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政治考前信息必刷卷(人教新高考)必刷卷04
8 . 2022年是壬寅虎年。虎俗称“老虎”,有“百兽之王”之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自古被视为象征勇气、力量以及财富的瑞兽,也被视为扶正镇邪的保护神。人类赋予虎“勇猛”“威仪”等气质,于是古人崇虎、尊虎、爱虎,并将虎列入“十二生肖”,将其倾注于衣食住行等诸多生活元素之中。材料主要表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②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积极作用
③人们的文化素养要通过社会生活来培养
④文化能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15更新 | 1251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2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9 . 民俗漫画家刘现辉笔下的人物景致充满了天真童趣、韵味隽永。他说,“童年是个合适的时间距离,有美感。北方的农村生活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不少人都经历过。我画的是一代人共同的快乐童年,最吸引人”。下列选项与漫画主旨内容一致的是(       

①文化总有它的物质表现形式       ②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07更新 | 28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信息检测原创卷(八)
10 . 中华民族的“家文化”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孝文化”使人们把赡养老人为之尽孝看作人生大事。在我国,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由此可见(     )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变动性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