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1 道试题

1 . 材料一   2021年10月,电影《长津湖》上映,瞬间轰动全国,上映10天,票房已突破37亿元。影片将71年前在冰天雪地中那场震撼世界各国、程度极其惨烈的长津湖战役呈现在观众眼前。70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畏牺牲,砥砺奋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振奋人心的乐章。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抗美援朝精神始终激励我们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材料二   四川最鲜明的底色就是红色。这里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腹地,是红军长征路程和时间最长、经过地域最广的省份,也是邓小平、朱德、陈毅等众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乡。2020年四川省遂宁二中启动《党史我来讲》《一百堂党史课》系列活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背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向广大师生讲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引领广大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在新时代要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谈谈你对遂宁二中《党史我来讲》《一百堂党史课》系列活动的认识。
(3)遂宁二中《党史我来讲》《一百堂党史课》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以来,点燃了学生们心中“红色的火苗”。为了进一步深化革命传统教育,使红色基因根植于心。除了讲党史活动,请你为学校再提两个活动建议。
2021-11-23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9月23日是我国第四个农民丰收节。农民丰收节于2018年设立,节日时间为每年“秋分”,其目的是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也引导大家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某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节约粮食,拒绝浪费,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学校通过主题班会、粘贴海报、校园广播、主题黑板报、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展开了食堂督查、表彰先进等具体行动。通过本次主题系列活动,让师生了解了我国以及人类当今粮食安全的一些知识,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粮食观,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养成勤俭节约习惯和践行光盘行动。

材料二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时代,肩负新使命,要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回望100年峥嵘岁月,“红船精神”所承载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是激励我们党顽强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党立党兴党、执政兴国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红船,不管停靠在哪里,已深深融入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化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红色基因。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某校开展“节约粮食,拒绝浪费,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进入新时代为什么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全国各地博物馆紧紧围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策划实施了大量优秀展览项目,仅2019年国庆期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举办的主题展览数量就达1600余项。为充分发挥博物馆陈列展览在对个人成长、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的重要作用,自2015年起,国家文物局连续五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活动,旨在充分发挥优秀展览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扩大博物馆陈列展览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20年8月,国家文物局向社会推介100项2020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其中重点推介展览20项,其内容涵盖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脱贫攻坚奔小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家风家训、民族民俗红色基因传承等主题,既有多馆联合举办的大手笔制作,也有独立策划的小成本精品,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全国各地博物馆开展这一主题系列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

4 .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央广中国之声建党百年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全方位打造“三分钟党史微课堂”,展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先进事迹。从2月24日起,《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进入安徽省中小学校园,各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升旗仪式、展读、思政课等形式收听该节目,让红色基因植根心灵。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影响人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进校园对于培育时代新人的意义。
(2)以“党史教育学习”为主题拟写两条宣传标语,以激发同学们学习热情。
2021-11-1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适逢“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起航,2020年7月,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北京科技报社承办的“科普中国・科学答人”第六季面向青少年设计了一场“火星探秘之旅”,此次活动邀请了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和面向社会招募的6名青少年选手,围绕公众最感兴趣的火星话题展开,互动性高,趣味性强,堪称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意科普盛宴。活动中介绍了火星自身特色和探测价值,解释了多国热衷于探测火星的原因,并对2020年计划发射的3个国家的火星探测器都进行了介绍,包括“天问一号”的目标和任务等,使选手们对多国火星探测计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探火”知识大考验环节让选手们通过依次答题的方式了解火星探测知识,一起探秘火星。举办“火星探秘之旅”,增强了青少年对火星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于宇宙探索的兴趣,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了“弘扬航天精神,传播航天文化”的良好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航天科教文化活动的意义。
2021-11-12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联考政治试题(巴中中学、南江中学)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下面问题的思考。
房子可以遮风避雨就好了,为什么还要雕刻彩绘?茶碗器皿能用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烧制出各种图案?语言可以表达意思就好了,为什么还要有讲求韵律的诗歌?
2021-11-07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喀什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重视劳动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大众传播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青少年“追星”成为普遍现象,而其中有不少衍生问题让家长、老师甚至社会非常担忧。明星的婚礼可以排场宏大,住房可以豪华,收入可以爆炸……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等冲击着主流价值观,滋长拜金主义倾向,扭曲社会价值观,“成为明星”变成当今青少年的普遍愿望。

与此同时,无数埋头苦干的科研人员,被风吹雨打的人民警察,治病救人的医务人员,正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辛勤的为国家为社会奉献着自己。这些国家脊梁,却远不如娱乐明星活得舒坦,他们的工资更不及那些娱乐明星片酬的千分之一。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必须纠正青少年盲目追求明星梦的理论依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10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旨在促进人们重视农业粮食生产,增强公众对于世界饥饿问题的意识,加强国际和国家对战胜饥饿、营养不良和贫困的声援。全球范围内仍有30亿人不能保障健康膳食,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种粮农民粮食滞销,城市居民贫困激增,亿万民众需要紧急粮食援助。为此,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呼吁,政府、国际组织、学校等社会各界需凝聚共识,采取更加有力的行动,改变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方式;消费者要积极改变膳食结构,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为共同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作出应有贡献。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加强节约粮食宣传教育,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粮食道德观,成为节约粮食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节约粮食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923日是我国第四个农民丰收节。农民丰收节于2018年设立,节日时间为每年“秋分”, 其目的是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也引导大家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成都外国语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节约粮食,拒绝浪费,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学校通过主题班会、粘贴海报、校园广播、主题黑板报、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展开了食堂督查、表彰先进等具体行动。通过本次主题系列活动,让师生了解了我国以及人类当今粮食安全的一些知识,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粮食观,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养成勤俭节约习惯和践行光盘行动。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校开展“节约粮食,拒绝浪费,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正确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