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庭单元由个人组成。家风,秉承着一个家族或者家庭的文化氛围、精神风貌和价值观。根植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具有非常优良的家庭教育、家风家训的传统。

“七一勋章”获得者,新华通讯社原国际新闻编辑部干部瞿独伊说:“父亲瞿秋白留给自己的财富是‘有信仰、爱祖国’”。“七一勋章”获得者,安徽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宏塔说:考风就是,清正廉洁、以严治家用朴实和纯粹传承革命。家里永远挂着祖父李大钊的那副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七一勋章”获得者,西藏自治区隆子县玉麦乡玉麦村农民、西藏自治区妇联副主席(兼职)卓嘎说:“父亲临终时要求她坚持下来,让国旗挂遍走过的每一条路”。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地写道:“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家国情怀与家邦文化,家风家教的传承与发扬,本质上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丰富。开展家风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和德行教育效果,是践行国家政策,满足社会需求,体现公益价值的多效尝试。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优良的家风对于助力青少年成长的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10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旨在促进人们重视农业粮食生产,增强公众对于世界饥饿问题的意识,加强国际和国家对战胜饥饿、营养不良和贫困的声援。全球范围内仍有30亿人不能保障健康膳食,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种粮农民粮食滞销,城市居民贫困激增,亿万民众需要紧急粮食援助。为此,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呼吁,政府、国际组织、学校等社会各界需凝聚共识,采取更加有力的行动,改变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方式;消费者要积极改变膳食结构,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为共同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作出应有贡献。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加强节约粮食宣传教育,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粮食道德观,成为节约粮食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节约粮食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湖南衡山,当地干部群众以党史故事为素材,创作出红色皮影戏,令人耳目一新;在海南儋州,党史内容写进一曲曲山歌,“每周一唱”广受群众欢迎;在陕西照金陈家坡会议旧址,义务讲解员将党史编成朗朗上口的快板,引得游客连声叫好……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许多地方将红色历史与优秀传统艺术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皮影戏、山歌、快板等,是各地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是独具特色的当地文化,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以它们为载体普及党史知识,以歌串史、以戏叙史,寓教于乐、深入浅出,让党史更加可知、可感、可近、可亲,增强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这些实践也启示我们,不断丰富党史的讲述方式、呈现形式,能够进一步使红色精神润物无声,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

好的形式离不开好的内容。立足本地优势,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既是创新方式方法的重要基础,也是充分运用红色资源的题中之义。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党史故事,以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红色文化,我们就能更好地使红色历史“活”起来,让红色教育“火”起来。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谈谈在红色教育中如何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2)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让红色历史“活”起来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
(3)学校开展“学党史、颂党恩”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定两个方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教育,是促进红色基因传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有力举措。校园是开展青少年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要深入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活动,改革教学模式,讲好红色故事,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真正懂得红色政权来之不易,人民的江山来之不易,珍惜现在美好生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好准备。
开展红色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举措,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关知识加以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房子可以遮风避雨就好了,为什么还要雕刻彩绘?茶碗器皿能用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烧制出各种图案?语言可以表达意思就好了,为什么还要有讲求韵律的诗歌?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上述问题的思考。
2021-09-06更新 | 2568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2021年1月,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正式启动。活动以线上形式开展,支持各地以系列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拍摄记录相关年俗场景并上传至平台活动专区集中展播,且支持网友参与拍摄上传、互动交流。该活动(     
①可以使我们领略到不同地域年俗文化的韵味
②充分发挥大众传媒这一文化传播途径的作用
③让“就地过年”的人在网上感受家乡的味道
④赋予春节传统习俗欢乐喜庆过大年的新内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对900多名县处级公务员的调查发现,部分县处级公务员相信“相面”、“周公解梦”、“星座预测”和“求签”等,而且落马官员的封建迷信主要集中在风水、烧香拜佛和丧葬陋习等方面。由此可见(     
①落后文化会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②要提高人们对腐朽文化的辨识能力
③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具有现实必要性④对封建迷信思想必须坚决依法取缔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