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国家博物馆的“四羊方尊”巧克力,圆明园遗址公园的荷花雪糕,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面具饼干”……这些别出心裁的文创小吃让人们在享受舌尖味蕾愉悦的同时,获得深入灵魂的洗礼。从中可领悟到(     
①精神产品需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②人们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文创类产品对人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
④文创类产品能促进人的物质、精神活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08更新 | 310次组卷 | 2卷引用:易错点09 文化与生活
2 . 幸福感研究一直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题。一些心理学家借用积极心理学中“蓬勃生长”的概念,给人积极的暗示,以提升身心健康,找到清晰的人生意义和目标。由此可见(   
①经济作为基础决定文化
②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优秀文化可以塑造人生
④文化是种社会精神力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3-08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必修3提升集训
3 . 仰望圣地,净化灵魂。“打卡”革命旧址、参观博物馆瞻仰伟人故居,2022年以来,红色旅游“红”遍了中国大江南北。南起五指山,北到松花江,凡有革命足迹的地方,都有红色旅游的潮流涌动。人们通过参加红色旅游,在参观祖国山川美景、历史名胜的同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人们可以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③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结合的
④人们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02更新 | 423次组卷 | 4卷引用:必修3提升集训
4 . 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不读书,或许就不懂得“柳条折尽花飞尽”的别绪离愁,不懂“今人不见古时月”的岁月沧桑,也不懂“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冲淡豁达。从中我们可以品悟到(     
①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会受文化的影响
③文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人,制约人的认识活动
④参加积极的文化活动能使人的情操得到陶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建馆90余年,藏书10万多册,其中古籍和珍本1万多册,内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隐匿于边陲古镇的和顺图书馆就像一部古老的史书,记载着和顺人对坚守文化的执着,谱写出一部边陲古镇的儒雅传奇。和顺人的坚守是基于(     
①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中华文化是推动乡村发展的直接力量
③优秀文化沁润心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的继承和交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21年11月,退役军人事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要求进一步加强烈士纪念设施规范管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烈士纪念设施。这是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烈士纪念设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③文化环境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④人们只有置身于烈士纪念设施才能受到革命文化熏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由央视综艺频道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一堂好课》以“点亮思想之光,嘉奖向学之心”为理念,邀请涵盖国学、艺术、军事、体育等12个领域的12位名家担任“讲师”,给年轻人带来各个领域的知识与思想的启蒙,点亮了年轻观众的思想之光。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优秀文化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催人奋进
②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
④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文化节目具有旺盛生命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清水墙、红腰线、石箍门、拱形门楣,这座典型的海派建筑在梧桐掩映下静默祥和,这就是“中共一大”会址(下图),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出发,开启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共一大”会址,以其古典的红色风韵、厚重的人文历史、丰富的革命事迹,源源不断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近红色故事、感悟红色文化。这说明红色文化(     
A.能够传递坚定的革命信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B.潜移默化影响人,是文化富有生机的根本保证
C.助力文化产业繁荣,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D.是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
9 . 某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手狮灯”和“六镇高跷”引入课堂,并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邀请非遗传承人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感受非遗魅力。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     
①丰富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和创新途径
②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与经济价值
③发挥了学校教育选择、传承文化的功能
④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10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海南卷变式训练哲学与文化篇
10 . 近年来,我国有序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文化遗产物理空间转化成文化体验空间,传承集体认同的国家文化记忆,不断提升文化品牌国际影响力。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有利于(     
①发展公益文化事业,满足人民各种文化需要
②繁荣文化旅游产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推进文化更好融入人民生活,丰富文化体验
④塑造国家文化形象,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