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2 道试题
2021·河北·模拟预测
1 . 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大力支持科幻电影发展,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把创作优秀电影作为中心环节,推动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并提出了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10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促进科幻电影发展是基于(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给予经济发展以巨大的促进作用
②文化产业通过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
③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25更新 | 435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考向试题(七)
2 . 2020年7月,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综合线下交流会在北京举行。委员读书活动,坚持学用贯通、知行合一,坚持久久为功,下足读书的台下功,唱好履职的前台戏,做到勤学习、勇担当、善履职。这启示我们要(     
①创新文化传播手段,适应阅读方式变化②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工作的实践中
③促使每个人都必须掌握所有的科学知识④坚持终身学习,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8-24更新 | 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浙江卷变式训练文化篇
3 .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家风是因为(     
①涵养、传承、倡导好家风才能营造清明和畅的政风、党风、民风
②家风的传承有利于引领风尚,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进步发展
③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品德操守等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④家风虽仅属于私人的,但良好的家风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富滋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8-24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9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特点与当代价值
4 . 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朱子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阐明修身治家之道的著作,是古往今来颇受尊崇的启蒙教材。文中,朱柏庐训诫晚辈要节约粮食,勤俭行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更是广为引用的向俭名句。今天,走近古代大家的优秀家训,可以(     
①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
②了解古人精神世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③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明确文化发展正确方向
④感受传统文化巨大影响,探寻社会健康发展根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唱支心歌给党听”大型主题合唱活动于2021年3月至10月,在北京、上海、嘉兴等10个城市以及港澳地区展开。活动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和全民合唱的方式回顾百年历程,回望百年初心,向海内外讲好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故事,展现中华儿女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精神风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开展这一活动是基于(     
①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与经济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
④健康向上的文化有利于培养人们健全人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某地开展“创建书香校园,与文明同行”共读一本好书活动。通过共读一本好书活动,让孩子们把读书作为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举办该活动是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决定人们的文化素养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1-08-16更新 | 238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天的青少年,文化知识的广博常令父辈自叹不如,但小学生不会剥鸡蛋、中学生不会扫地、大学生不识五谷的笑话也时有耳闻,人们针砭现行教育“有教育无劳动”。针对此类现状,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专业指导学校劳动教育教什么、怎么教。

对于劳动教育,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有过精彩论述:“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缺失了劳动教育的学校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指导纲要》的印发是一场及时雨,标志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越来越完整。

自我服务劳动,培养孩子基本生存技能;集体劳动,培养互助精神;公益劳动,培养奉献精神。劳动教育关系到新时代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


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开展劳动教育对培育时代新人的积极作用。
2021-08-14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课后培优(人教必修3)10.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8 . 近年来,纪录片纷纷从小屏幕搬上了大银幕。《我在故宫修文物》也不例外,在网络上爆棚之后,又成功登上贺岁档大银幕,与诸多大片同场竞技。中圆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中心研究员刘刻说:“观众不是不喜欢纪录片,而是一直以来,纪录片没有抓住观众的心。”《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萧寒坦言,很多年轻观众被故宫文物修复师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所打动。这说明(     
①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有生命力
②文化创作可以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能抓往观众的心的文化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
④文化对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08-13更新 | 24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7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9 .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载人航天精神已化作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化作我们进一步推动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正激励着亿万人民昂然踏上民族复兴伟业新的征程。这表明(     
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优秀文化能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C.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021-08-11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课后培优练(人教版必修3)2.2 文化塑造人生
10 .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设立劳动必修课程,并与德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构建德智体美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表明,加强劳动教育旨在(       
①促使学生具备基本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
②发挥文化的能动作用,引领社会主义文化方向
③筑牢学生理想信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
④发挥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上的育人价值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