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7 道试题
1 . 2023年10月17日,古朴典雅的中国民族器乐《礼尚乐合》拉开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演出的大幕,表达世界各国对“和衷共济、和合共生”高远理想的矢志追求;跨越国界的中外音乐舞蹈表演《美美与共》,让在场贵宾加深对不同文明的理解,增进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同。这表明(       
①文化反映一定的政治并对政治予以重要影响
②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具有共同的本质和规律
③对各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能够促进民心相通
④不同文明的交融同一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8更新 | 62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甘肃专版)06
2 . 在卢森堡首届国际龙舟节上,多国选手同场竞技,共同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除龙舟比赛外,活动现场还举办了茶艺表演、民族歌舞、舞龙舞狮等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为当地民众提供了一次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举办国际龙舟节的意义在于(       
①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民心相通
②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坚定文化自信
③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助力世界文化美美与共
④促进各民族文化在交融中走向同一,繁荣世界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8更新 | 58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甘肃专版)01
3 .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法国豫园灯会已被列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旅年”的开幕活动。本届法国豫园灯会有诸多亮点:入口处的“双龙戏珠”门楼、装点在街巷两侧的盘龙柱、有着美好寓意的“鱼跃龙门”灯组⋯⋯中法双方将以中法文化旅游年为契机,全面加强在文化遗产、视觉艺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中法两国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这有利于(       )
①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保持开放的心态,实现中法文化的融合
③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差异,认同不同民族文化
④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促进中法文化交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19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政治试题
4 . 2023年9月,中国云南楚雄彝绣发布会在米兰时装周举行。此次亮相米兰时装周的楚雄彝绣女装系列,在颜色上大胆运用彝族崇尚的黑色,将古老的东方刺绣工艺与意大利小众工艺制作的奢华面料相结合,展现了独特的中国民族风和东方美学魅力,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与外来文化深度融合
③文化发展需要相互借鉴、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永乐宫”,穿越700多年时空的永乐宫壁画,跃然眼前、可触可感;在“数字藏经洞”,感受穿越时空的敦煌文化;在“全景故宫”,“云游”紫禁城万千宫阙;在“文物多宝阁”,用指尖360度“触摸”文物……一个个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案例,为我们感受文物里的中国增添了更多打开方式。科技赋能(     
①让文化遗产历久弥新,提升保护利用水平             
②赋予文化遗产新的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③让文化遗产便捷共享,提升文物价值                    
④让文化遗产贴近大众,展现文物魅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03更新 | 25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甘肃专版)03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2023年11月7日,2023黄河非遗大展开幕。 栩栩如生的布老虎憨态可掬,承载着黄河儿女的祝福与期盼;制作精美的花馍造型独特,诉说着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古老的摆渡工具羊皮筏子被搬进展厅,展示着沿黄先人的勤劳与智慧。可见(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非遗承载着灿烂文明,蕴含着历史文化

③文化遗产的内涵表达要与新元素相结合          

④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内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语出《三国志》,意思是说,佳肴美馔,在于能够调和各种不同食材的味道。几千年来,“和”文化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刻进了中国人的基因里。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来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这说明(     
①和羹以各种食材的差异为前提,文明有差异才能和谐共存
②合异制约了各种食材的味道,文明应以共存超越文化优越
③和羹之美需要各种食材充分融合,文明应在交流中超越文化隔阂
④各食材的个性寓于和羹的共性之中,文明应以互鉴超越文化差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2023年4月25日,首届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在西安举行。大会认为,亚洲文化遗产是亚洲辉煌历史、灿烂文化的载体,是亚洲人民乃至全人类共同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财富。当今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世界文明百花园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文明间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由此可见(     
①亚洲文化遗产丰富了文化的内涵②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交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④文化交流互鉴助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甘肃省简牍博物馆从简牍发现的历史、简牍中壮阔的丝路故事、汉代边塞人的日常生活、汉简中蕴含的书法艺术出发,解码甘肃独特的文化基因,激活甘肃大地上的文化遗产,运用现代科技为悠久的简牍文化赋予时代气息,拉近了现代与古代的距离。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与实践的真实反映
②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内容
③中华简牍文化得到了世界各民族的认同
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好创新性发展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0 . 谈到古埃及,人们会想起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卢克索神庙等;谈到古巴比伦,人们会想起楔形文字、空中花园、太阴历、星期制度等;谈到古印度,人们会想起《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部世界著名史诗,还有建筑和雕刻艺术;谈到中国,人们会想起四大发明、青铜器、长城、甲骨文等。这告诉我们(     
①各个国家的文化完全不同                      
②不同国家的文化标志不同
③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文化                      
④各种古文化都持续地传承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0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