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

材料一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退票事件是此次哈尔滨冰雪旅游热潮的重要起点。2023年 12月 19日,冰雪大世界发布文章《致广大游客的一封信》,对部分游客的游玩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深表歉意,并表示即刻展开整改,将采取现场排队、延时服务、设置排队信息提示等方式改进服务。随后,哈尔滨发布《致哈尔滨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号召广大市民做城市温度传递者、荣誉守护者和形象代言人。不少本地市民免费接送南方游客,旅游景点附近的店铺,向南方游客提供行李寄存、手机充电、热水、姜茶等免费服务。网民和游客也积极为哈尔滨建言献策,当地根据游客意见对景点进行动态调整。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分析哈尔滨冰雪旅游热潮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以文塑旅,冰雪旅游魅力十足。

哈尔滨的冰雪文化深深融合了地域文化和独特风情。哈尔滨注重将当地特色文化注入冰雪旅游,不断提升冰雪旅游的品位格调。黑龙江省歌舞剧院、哈尔滨芭蕾舞团等艺术团体走进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等景区进行展演,群众也展示特色民族文化……哈尔滨努力让游客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陶冶心灵。哈尔滨深度旅游的目的地是哈药六厂和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哈药六厂被誉为东北卢浮宫,美学造诣极高,内饰奢美华丽但不庸俗,精美的版画作品,走廊上无情的管理、有情的关怀的红色标语,传递着一家老牌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陈列馆,不仅是学生的红色教育基地也是国人心中难以忘记的历史记忆。各大网络平台都有关于哈尔滨旅游的热搜,观看浏览次数不断刷出新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哈尔滨如何用文化助力旅游业发展的。
2024-04-24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2 . 艺术体操不仅是体操,更是体操与艺术的结合。艺术也并不单单是舞蹈,而是一种把力量、智慧和文化结合在一起的风格,展现了独特的美。

艺术体操在中国起步较晚,但迅速惊艳世界。中国艺术体操队以充满中国元素的曲目《掀起了你的盖头来》《红磨坊》《黄河》《水龙吟》为音乐背景,让世界耳目一新。在力与美的赛场上,运动员们融合了中华文化元素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古典文化中中国人诗意的审美追求,以及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式浪漫”。他们把最真挚的初心融入比赛里,带着对祖国最深沉的爱,迸发出中国力量,攀上竞技体育之巅。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艺术体操队的历史性突破,以及风靡每一个国际赛场的“中国风”,得到了世界对中华文化的礼敬。中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上自信、自豪地展示和传承着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更鲜活、更立体地“走出去”了。

中国艺术体操队为中华文化更鲜活地“走出去”作出了积极贡献。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 .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如今,越来越多在海外求学、工作的中国人选择做起UP主(视频上传者),在视频网站上分享异国生活趣事,讲述中国故事,记录不同文化交融碰撞的瞬间,搭建起一座座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中外文化的交流(     
A.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实现文化趋同
B.有助于加深中外各国间文化的交融与互鉴
C.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引领世界风尚
D.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尊重与认同
2024-04-2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乌镇位于浙江嘉兴桐乡市,依托全域旅游带动共富增收,是“千万工程”的经典案例。

2005年8月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乌镇调研古镇发展之路。这个时候,乌镇“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并举”的开发方式一波三折,不少人抵制。有的人觉得所谓历史遗产是落后的东西,保护没意义。有的人认为在保护中开发旅游,把原先平整的水泥路重新变成了石板路,平桥变成了拱桥,影响出行起居。在这次调研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鼓励大家坚持“以保护历史遗产来开发旅游”的发展理念不动摇,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桐乡市以乌镇全域旅游为依托,发挥核心景点的带动效应,西栅培育高端业态,与东栅中端业态错位发展,并将互联网、红色、戏剧等新元素融入旅游,实行旅游资源整体产权开发;将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有机融合,实施“镇区景区化、景区全域化、全域智慧化”,累计投入各类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80亿元,水乡风情和城镇功能实现完美融合;以品质度假经济吸纳就业创业,住宿、餐饮等富民行业快速发展,并带动周边河鲜、果蔬等农业生产销售,培育形成了董家茭白等7大农业产业;辐射带动周边南浔、吴江等地乡村游,有效拓宽农户致富渠道。

目前,乌镇年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20亿元,带动就业超过5万人,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向全国推广“乌镇模式”。

(1)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以保护历史遗产来开发旅游”的发展理念不动摇?
(2)请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知识分析“乌镇模式”的推广价值。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请结合你家乡的文旅资源特色,为家乡的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两条可行性建议。
5 .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展了“云中锦书:我和中国的故事”全球征集活动。
“也许您曾在中国旅行、学习、工作、生活,也许您对中国文化研究颇深,也许您或您的亲友与中国渊源深厚……每一段您对中国的美好记忆,都是我们想了解的故事;每一个您对中国的美好期许,都值得我们认真聆听。现在,我们 诚挚邀请您参与“云中锦书:我和中国的故事”全球征集活动,和我们分享您与中国的故事,记录那些温暖人心、轻松愉悦或鼓舞奋进的瞬间。”——节选自征集令
“云中锦书:我和中国的故事”全球征集活动(       
A.夯实了文化自信的基础
B.在文化交流中展现文化的民族性
C.在回答时代问题中实现各民族文化趋同
D.能够在交流互鉴中尊重本民族文化,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6 . (双选)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是我国青铜器中的艺术珍品。铜壶自上至下镌刻了先秦时期的多个运动及生活场景,呈现了射箭、投壶、竞舟、游泳等多种运动形式,将艺术与体育巧妙结合,展现了当时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这给艺术创作的启示是(       

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       铜壶上的部分花纹
A.立足审美需求B.融通不同资源
C.体现时代特色D.追求文化同一
2024-04-2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12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在阿联酋2024年阿布扎比国际艺术节上,中国的贺岁芭蕾舞剧《过年》引发热烈反响。寓意吉祥的仙鹤与苍劲的松树相映生辉,扇子舞、丝绸舞、瓷器舞各具特色,糖葫芦、转风车、抽陀螺等营造热闹的庙会场景……《过年》既包含了经典芭蕾舞的元素,也融合了众多中国传统舞蹈和戏曲的精华,为阿联酋观众送上美好的祝福。由此可见,中华文化(     
①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
②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更好地走出去
③在传播交流中被阿联酋观众所认同
④寄托着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漓江曾一度因“重索取、轻保护”的发展模式遭遇过危机。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桂林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全流域保护漓江、全覆盖治理漓江、全方位提升漓江,强力推进漓江山水“治乱、治水、治山、治本”;实施净水、补水、壅水、引水的“四水治理”工程,落实“系统策划、生态修复、林改保护、景观提升”四大治山举措;推进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持续改革完善漓江保护机制,启动建设“数字漓江”大数据监管平台,构建“重拳打击+齐抓共管+生态修复”机制,系统推动漓江全流域保护和治理取得成效,漓江流域整体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漓江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得到系统保护。为让老百姓共享绿色生态红利,桂林市不断探索“保景富民、利益分享”之路,激活文旅产业,释放绿水青山生态价值。

材料二   一江碧水,百里风光。古往今来,漓江以其神秘多变的美,征服了每一位到访者。其著名景点有五指山、螺狮山、骆驼过江、笔架山、朝板山、僧尼相会、二十元人民币的“背景图”、黄山滩倒影、九马画山等。尽管“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漓江”,但有一个认知是古往今来高度统一的,那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2014年,漓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如今的漓江,所代表的意义和内涵早已超越了一条河流本身。她是桂林山水的魂与神,是山水文化和东方美学的具象载体,更是一座古今中外文化政治经济交流的桥梁、一张举世瞩目的“中国名片”。如情似梦的漓江,正在盛世续写美丽传奇。

(1)结合材料一,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的知识,说明漓江流域治理的合理性。
(2)文化是旅游资源的核心与灵魂。桂林市旅游局打算借助文创产品进一步弘扬漓江文化,根据材料二,请你设计两款文创产品,并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角度阐述你的设计依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考古、文化遗产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超过170次,亲自调研了100多处文化遗产、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文化遗产的重要论述,成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文化遗产是先民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的反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有效路径。

某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围绕地域历史文化优势,充分挖掘特色地域文化遗产,打造如“集千古智——方以智主题文物展”“璀璨星光——凌家滩文化展”等展现地域文化的精品展览,同时坚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馆藏文物资源,深度挖掘价值潜力。推行“博物馆+”战略;推动博物馆资源进校园、进课堂;推出“民族脊梁”“历史教材里的文明史”等品牌社教活动;将“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等展览送进城市中心商业空间,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同时与英国、新加坡等文化机构共同搭建文化遗产合作交流平台,为“丝路精品”工程打下重要文化交流基础……多措并举奋力谱写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新篇章,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化遗产保护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并运用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分析说明该省的举措对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启示。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请你为保护文化遗产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20字以内。
2024-04-21更新 | 23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政治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以来,开封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统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工作,依托《北宋东京城遗址保护规划大纲》,对地下遗存开始有计划地实施考古发掘与活化展示,将进一步形成考古遗址连廊,建设一批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馆,打造具有开封特色的“馆、址、园”三位一体的展示利用体系,积极融入“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安阳世界级大遗址公园走廊”,并构建相应的文旅、研学、展陈、宿游等板块,丰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据悉,开封市将依托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探索一条符合开封实际、具有开封特色的古城保护利用模式。进一步推进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谋划好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特色展示点,打造州桥遗址核心展示园,携手打造国家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和郑汴洛黄河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讲好黄河故事、大运河故事、“城探城”故事、宋文化故事。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古城开封是怎样讲好开封故事、彰显文化自信的。
2024-04-2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政治(河北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