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8 道试题
1 . “中国速度”(TheSpeedOfChina)再创奇迹!震惊世界!10天竣工火神山。火神山医院可能是史上关注度最高、监工人数最多的建筑工程。央视24小时直播,有6000多万“闲疯帝”在线监工,网友在给建设者加油鼓劲的同时,也让处在战“疫”一线的人们知道:他们的贡献,正在被记录、被围观、被赞扬;他们背后,有亿万人在关注、关心、关切。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③科技推动文化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
④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1-23更新 | 95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高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B)
2 . 2500多年来,《道德经》作为中国哲学的开山之作,被译成近百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成为发行量最大的中国文化典籍,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由此可见(     
①文化包括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部分   
②文化因广泛传播而具有强大生命力
③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④文化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11-19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近年来,中俄文化交流频繁。2019年12月,中民族舞剧《孔子》首度在莫斯科上演。舞剧以刻有孔子经典语录的竹简为舞台背景,通过演员的跹舞姿,形象演绎了孔子周游列国的传奇故事,生动阐释了孔子想的大同世界。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带来了真正的中国风,深受俄罗斯观众喜爱。这表明(     
①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创新与传播的前提
②不同艺术形式体现了传统文化不同的本质内涵
③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能够更好地丰富文化的价值
④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习近平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下列选项与习近平强调的观点相一致的是(       
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青春更美丽!”这是江西某中学高二年级电子显示屏上出现的励志语,寥寥数语,让人震撼,激励莘莘学子。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适应多元媒体的发展和人们多样化的文化艺术需求,古老的河南豫剧工作者们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继承河南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等不同部门的共同重视与保护下,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豫剧亦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海外,积极学习国际化的舞台经验,与外国演员合作交流等等。豫剧采取种种措施,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新模式,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豫剧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文化交流,以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021-10-18更新 | 641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靖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在《魅力中国城》的第一期节目中,广西贺州和黑龙江伊春一南一北,风格迥异,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广西贺州的主政者以60多岁的李大爷被父亲打的诙谐的故事作为开篇发表演讲,让观众领略了贺州“五代同堂”的长寿文化。黑龙江伊春主政者以“从天而降”的滑雪姿势出场,呈现出伊春冰雪之城豪迈、洒脱的性格与品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①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②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③大众传媒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8 . 2019年1月1日,由中宣部着力打造的互联网学习平台“学习强国”正式上线,这是一个多媒体呈现、多资源聚合、多技术应用的融媒体平台,由PC端(网站)、手机客户端两大终端组成,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期刊、古籍、戏曲、经济等资料。内容极为丰富,很快在全国掀起了学习热潮。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发挥主流媒体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作用
②促进了新兴媒体取代传统媒体,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③有利于把握时代脉搏,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说明网络传媒是信息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15高二上·辽宁·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书信—短信—微信”,生动展现了人们所经历的感情交流、信息传播的变革过程。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手机来实现。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②文化交流的途径发生了根本变化
③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④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0-10更新 | 347次组卷 | 5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九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千里同好,坚于金石”“青山一道,同担风雨”“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一句句用汉字书写并与抗疫物资随行的中国古诗词,使中国对他国的抗疫捐赠更有温度,将中华民族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精神传统传递给了世界各国人民。在这里(     
①汉字属书写中华文化的工具       ②抗疫物资属非意识形态的文化
③中国古诗词属中华文化的形式       ④捐赠行为属传播中华文化的手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0-09更新 | 23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奉新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