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8 道试题
1 . 甲骨文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它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陈楠把甲骨文开发”成表情包,成为年轻人微信中的“斗图”法宝,这一做法(     
①借助大众传媒这一文化传播的途径来传递中国符号
②积极利用当今现代化手段改变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③善于使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
④激活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文化发展的使命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9-22更新 | 301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万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衔接班)
2 . 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排演的话剧《白鹿原》,全由陕西本地人出演。地道的关中方言,使演员融入了角色的灵魂,传达出了老陕身上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生冷硬蹭倔,不怒自威、外儒内刚的骨血气,使该剧成为陕西“旅游十文化”的新名片。这表明(       
①挖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②彰显地方文化特色更能增强文化的吸引力
③利用现代传媒是推动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18年1月23日,中华风俗文化主题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这是继前两年“和合风俗”年度文化主题公益活动之后,中华世纪坛对中华风俗以及传统文化更进一步的寻根问源。展览通过各类型海内外华人家庭的风俗故事。展示中华风俗在新时代的风采。中华风俗文化主题展(       
①创新了文化传播途径,展示了中华风俗的生命力、凝聚力
②发展了文化事业,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体现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发挥了传统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的作用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4 . 在2021届江汉大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校长及50多名导师身穿由该校师生自主设计的中国风导师服惊艳亮相。学位服来源于欧洲,江汉大学对其进行中国化的设计,将学位服的结构设计成对襟立领袍服的中式结构,点缀以中式盘扣、嵌边等传统装饰,把武汉地方文化元素长江、黄鹤楼糅合进服装细节,在整体制式遵循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强调服装的民族文化性、艺术性与礼仪性。江汉大学导师服的设计说明了(     
①江汉大学积极进行文化交流互鉴,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能够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③坚持文化多样性,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要结合中国实际,立足民族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9-19更新 | 34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中国和意大利双边合作、促进两国经济发展、打造中意商业文化交流的平台,当地时间3月2日,首届中意文化年正式开幕。汉服、古琴、书画、茶道等中国文化元素的展示成为本次盛会的大亮点,也是向世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成功实践。本次文化年共分为音乐之夜、时尚晚宴、文化盛典、高端对话、走访交流5个流程,在文化盛典的活动当中,菲洛特拉诺市的市长带领与会嘉宾共同在市政府放飞象征两国友谊的孔明灯,为新的一年祈福。为弘扬东方传统美学,现场有汉服秀、礼仪表演、煮酒品茶书画会等精彩纷呈的演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分析应如何推动中意两国文化交流互鉴。
6 .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互联网+”的时代,春节也开启了“数字时代”。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的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互联网为我们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让我们共享浓情中国年。这表明(     
①全面传承传统习俗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③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④传统年俗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2021-09-06更新 | 386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上高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在《牛津英语词典》完整版问世90周年之际,又一条中式英语词汇add oil(加油)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在此之前,已有200多个中式英语词汇成为《牛津英语词典》的“座上宾”。《牛津英语词典》收录中式英语词汇说明(       
①不同的文化在传播和交融中逐步趋同②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在不断提升
③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会越来越不明显④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要扎扎实实把中国教育办实。这是基于教育(     
①对展现民族历史文化成就有重要意义②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
③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④能够超越时空实现文化交流和共享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360度高清文物图片,博物馆馆长线上直播、VR看展……对于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来说,数字技术为他们打开了“云游”博物馆的新方式;从文物到文创,从单向看展到互动玩展,各地博物馆正以更多样的方式,更自由活泼的姿态,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丰富大众的艺术体验。由此可见(       
①创新是民族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②科技发展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③传播手段的创新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前提④现代科技推动了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中华传统小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饱蘸乡土气息的中华传统小吃,不仅拼构成老百姓味觉里的家园,更是一张张细腻饱满的文化名片,热腾腾地传递着中国情谊。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时,亲自动手试做天津特色小吃狗不理包子和煎饼果子;接待印度总理莫迪的菜品里,有辣糊汤等西安小吃……这体现了(       
①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交往行为②文化与政治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③文化能增进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④中外文化在取长补短中得到共同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