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北京申冬奥成功,筹备工作马上展开。首先,向上届冬奥会举办地平昌学习,同时在全球聘任优秀专家;随后,进行了“冰丝带”国家速滑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改造,引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作为开闭幕式技术保障实施单位积极备战;其次,针对疫情,设计并严格执行闭环管理等防疫措施,为全世界运动员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随之,充分发挥中国科技进步的优势,智能无人公交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5G通信、360度回放、无人机等先进技术保证了比赛的公平和传播的质量;同时,除引入商业合作伙伴,还用众筹等多种模式让“冬奥文化创意”成为时尚新潮。

材料二   古代奥运会,人们聚集在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前,举行庄严肃穆的仪式,从祭坛点燃火炬,召唤人们奔向奥林匹亚参加运动会。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始,主体育会场燃烧的火焰即是奥林匹克圣火,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熊熊火焰点亮了沉寂的夜空,也点燃了全世界的奥运梦想与激情。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火炬从60后、70后、80后、90后一直传递到00后手中,搭乘一朵雪花,升起在鸟果中央,在冰与雪中渺小的火焰才愈发显得可贵,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微火虽微,生生不息。节气、经典传统门窗样式、中国结造型似雪花引导牌,场馆复用、低碳材料、节电技术。这场唯美的中国浪漫仅式在传递生生不息的奥林匹克精神之时,还彰显了低碳、环保的绿色理念。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所体现的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微火”点火仪式的成功经验。
(3)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请从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角度,列举一个真实的、具体的新时代中国故事案例并说明理由,材料中出现过的内容不可作为案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入世20年,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升至17%以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中国成为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积极贡献者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维护者。入世20年,中国向世界传递出“开放强音”。

2021年11月4日,在第四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指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新冠肺炎疫情阴霾未散,世界经济复苏前路坎坷,各国人民更需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加以分析。
(2)“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结合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的原因。
2022-04-0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2021年8月11日,习近平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时说,我们欢迎更多国际青年来华交流,希望中外青年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了解、收获友谊、共同成长,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加强交流互鉴要(     
①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②既防止闭关自守又防止民族虚无主义
③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④认同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宜春某所中学的创新课间操《你笑起来真好看》被热心网友拍下视频上传到了B站,赢得了一致地好评。近年来,不少创意课间操风行校园,备受青睐,既缓解了课业压力,提升了学习效率又能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快乐。由此可见(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素养只有通过参加文化活动才能培养出来
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2021年9月30日,电影《长津湖》上映。影片创作者采用史诗级的手法,全景式展示了71年前长津湖战役的全貌,在71年后的今天,让人们在具象的故事中逐渐了解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明白“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的台词里的隽永情感,激发了中国人骨子里深藏的民族血性。截至10月23日,该剧票房突破52亿元。《长津湖》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文化创新必须全面继承传统文化的
②文化创作要坚持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③文化传播需要借助大众传媒这个途径
④要立足实践,进行有价值的文艺创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24更新 | 261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一批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电视艺术作品不断涌现荧屏。这些作品艺术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实践和精神历程,把中国故事讲得越来越精彩,让中国声音越来越洪亮。

电视艺术把“反映新时代”作为重中之重,一批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主题主线的精品力作相继涌现。电视艺术工作者一方面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态度扑下身子找选题、挖素材;另一方面,以精湛的艺术表达彰显深厚的人民情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在电视文艺领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用电视语言生动讲述文化习俗的故事,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汲古纳今中以年轻人喜

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打通古今脉络,架构起历史和当代的精神桥梁。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我国电视艺术作品在交流中有底气地讲好中国故事、昭示中国道路、提供中国方案、放大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立体、自信包容的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电视艺术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
7 . 近年来,我国加快“媒体融合”国家战略,大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从中央到市县,加快建构新型融媒传播体系,实现“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这有利于(     
①加强思想阵地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②促进文化交流,创造出融合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③创新文化传播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④提高正确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红色娘子军》是由中国第一代芭蕾舞精英们以国外经典艺术为依托,大胆融入中国革命故事,以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创作出的一部有血有肉的中国题材的芭蕾舞剧。这一举动在世界芭蕾舞界都是一大改革创新,为世界芭蕾舞坛创立了中国芭蕾舞派。这体现了(     
①文化发展推动了不同文化间的交融,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②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③立足先进文化,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心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26更新 | 48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万载中学、宜春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卷
9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中国园”里有一组石凳,上刻英文方块字书法,内容为朱熹的《观书有感》,英文方块字书法是徐冰设计的形似中文,实为英文的新书写形式,他将中国的书法艺术和英文的字母书写交织,创造出新的文字书法概念。假如要写一篇介绍,下列选项中合适的有(     
①述文明史,在中英结合的书写方式中回顾文字发展轨迹
②品传统味,在书法艺术欣赏中品味中华文化的包容之美
③结世界缘,在中外文化元素的交织中促进文化交流传播
④观外来风,在探索汉字发展方向的实践中借鉴外来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2-13更新 | 506次组卷 | 5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6月,新华社、人民日报先后刊发“宣言”署名文章《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以下为文章摘选:

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走进江苏常州的瞿秋白纪念馆,“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誓言格外醒目。

中国共产党这个百折不回的寻路者、大勇无畏的开路人,面对种种考验、重重难关,以愚公移山的坚定、精卫填海的奉献,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险峻而壮丽、艰辛而宽广的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100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百年峥嵘岁月,无论弱小还是强大,无论处于高潮还是遭遇挫折,中国共产党从未动摇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和论断,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贡献,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五百年来,人类追求社会主义的路途上,有鲜花芬芳,也有荆棘密布。一百年来,中国人追求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闪耀着光荣和梦想,也充满着奋斗和牺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材料二   以画为体,以史为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陈出新、向史面新,打造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节目从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遴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美术经典作品;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傅抱石与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如同历史之镜,照见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走过的苦难辉煌;综合了动画示意等多元表现手法,党史专家与美术史专家展开“双线”讲述,带领观众从美术经典之中,看到信仰之美,在历史细节中探寻初心使命,节目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融合。该节目融媒体用户总触达人次达3.38亿,掀起一股“红色经典热”。


(1)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是如何做到向史面新的。
(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和论断,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贡献,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请你再列举两条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或论断。
2021-12-07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