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5 道试题
1 . 舞剧《五星出东方》中“锦绣”舞段惊艳亮相兔年春晚。舞者们用端庄温婉的“锦绣摇”、顿挫有力的“红袖绕”、含蓄内敛的“汉俑转”,配合现代化的灯光、舞美、信息技术,让博物馆中的汉代舞俑活了起来,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传奇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的魅力。该舞蹈的创作(     
①通过综合创新,使中华文化得到别国别民族高度认同
②融通不同资源,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传承方式
③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中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
④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为世界人民奉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它以东方美学与国际视野的交融与共生,舒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图景;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秉持“万众参与、数字互联”的理念,以国风之美感染国内外观众。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因交流而精彩,因交融而丰富             
②主创团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③数字技术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             
④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深厚的底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亚运会为媒,杭州敞开热情怀抱,向世界呈现绿色亚运、科技亚运之美,展示各方携手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澎湃力量。

[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绿色亚运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的一个重要标志。绿色亚运,就是要把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理念融入亚运会筹办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努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和首个大型“无废”赛事,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目标。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56个竞赛场馆中,新建场馆仅12个,其余均为旧馆改造提升而来,既节约了办赛成本,又有利于赛后惠及百姓。

(1)杭州亚运会的举办能加深我们对实践知识的理解。结合材料,谈谈对实践的理解。

[和合文化震撼心灵]

亚运会开幕式通过地屏、立体透视网幕的配合,加上裸眼3D、AR+AI等先进技术,将一系列体现浙江人文、历史和发展的元素“搬”到舞台之上。杭州亚运会开幕恰逢中国传统节气秋分,当这场盛大的活动与传统的中华文化相连,一种绵长且深厚的文化力量在舞台上展现。从宋韵与芭蕾共舞、音乐剧与越剧同歌中,观众读到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包容。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知识,阐述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成功对举办其他文体活动的启示。

[数字点火创意十足]

本届亚运会的开幕式打造了亚运史上首个数字点火仪式,首次将实物烟花改为数字烟花。

为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点火仪式,导演团队翻阅了历届奥运会、亚运会的大量案例,最终认为点火方式要回归体育的本体——强身健体,而这绝不是几个人或几群人的事,应是全民的事情。为了让更多人参与点火仪式,导演团队首创了万众参与、数字互联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让全民共同参与。开幕式当晚,上亿人次的线上数字火炬手的“小火苗”汇聚在钱塘江上,在运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数字人的形象,和现场的火炬手走到火炬台前,共同点燃主火炬。

(3)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亚运会导演团队是如何通过创新思维打造亚运史上首个数字点火仪式的。
2024-02-06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六校稳派上进教育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4 . 近年来,中国动漫一边向下扎根,吸收传统的智慧;一边向上开花,借助当代科技和艺术的力量,不断提升内容力、艺术力、传播力,创造出越来越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大鱼海棠》中的福建土楼,《白蛇:缘起》中的八卦图阵……这些作品都是以当代视角讲述历史故事,让历史迸发出时代光芒。由此可以看到,中国动漫的成功得益于(       
①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
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内涵
③充分吸收和借鉴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
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

江西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殷殷嘱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切实把“千年瓷都”舰丽的名片擦得更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厚植优势。在大抓陶瓷文化保护传承上高质量建设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更好地把文物古迹“留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下去”,切实守护好文化根脉。

扬优成势。在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上,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让千年陶瓷文化再展风采。


扩大声势。在持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上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力实施“景德镇三宝蓬国际青年交流基地”等重点项目,着力将景德镇建设成为国家文化交流客厅。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江西如何切实将“千年瓷都”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22-23高二下·全国·期末
6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唯美的唐诗与雄浑的交响乐“奇妙”融合,2023年11月10日晚,一场跨越古今、融汇中西的视听盛宴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中美顶尖乐团奏响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之声。当“李白”遇见“贝多芬”,这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互动,更是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心灵共鸣。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用音符交流情感,坚持文化对话走深走实
B.用艺术推动东西文明互鉴,打造文明共同体
C.坚持“洋为中用”,增强对西方文明的认同
D.推动中西文化跨越时空,实现交流互鉴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岁末,舞蹈“科目三”刷屏了。据称“科目三”最早出现在广西的某场婚礼中,是一种当地人自创的舞蹈,用于庆祝新人喜结连理。因为简单易学、动感十足,可复制性高、可传播性广,“科目三”火遍大江南北。

不仅如此,“科目三”还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掀起了中国流行元素的海外模仿秀。世界拉丁舞冠军乔安娜在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上以娴熟的技巧领跳“科目三”;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天鹅湖》在沈阳盛京大剧院、常州大剧院表演谢幕时集体加跳“科目三”……

一时间,“科目三”以网络时代年轻人独特的交流方式,实践了一场中国流行文化在民间跨文化互动中的网络传播秀。有外媒甚至将其描述为“西方迪斯科节拍和中国传统民谣的混合体”,可见这种吸睛、热烈,夸张、外向的表达方式没有民族、国界限制。

而这个现象也很好地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从“出圈”到“出海”,“科目三”可谓完成了一场堪称经典的“海外输出”,有助于传播更鲜活的中国形象。而一整套颇具喜感的动作,也让人从中看到一种轻松活泼、幽默风趣、积极向上的性格风貌。正如舞蹈所展现的那样:放轻松,跳起来,好日子天天都放在歌里过!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和“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知识,分析“科目三”实现从“出圈”到“出海”的路径。
8 . 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与上述主张相符的是(       
①维护世界公平正义,实现同步发展               ②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互鉴
③拓展政治安全合作,维护和平安宁               ④加强政党交流融合,共行天下大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周末夜幕中的某市古城墙下,一场场由群众自发组织、表演者志愿参与的路边音乐会吸引着众多市民热情相聚,大家共同感受着音乐时尚和文化活力。路边音乐会持续火热,主要得益于它(       
①通过文化发展促进了文化交融             ②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发挥了人民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性       ④在形式创新中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23年10月8日,第十九届亚洲夏季运动会在杭州圆满闭幕。透过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人们既能思接千载,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视通万里,看见中国的时代风采,见证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和精神风貌。杭州亚运会体现着独特的中国气派,铭刻文化自信,可见(       
①文化交流是实现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激发民族自豪感
③杭州亚运会能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展示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④杭州亚运会能展示中国发展成就,传递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1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