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广东华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广东拥有“开平碉楼与村落”和“侨批档案一海外华侨银信”2项涉侨世界遗产,省内已知侨批档案数量达34万多件,华侨专题博物馆20家、涉侨藏品约26万件/套,侨乡历史建筑195处。但是,在保护管理方面,广东没有把华侨文物单列出来,多数华侨文物归于近现代文物一类。为此,广东省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赴省内多地实地调研后形成的调查报告建议:实施分类管理,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优先重点开发一批华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先进典型;进行科学分类,对华侨历史文物和侨批档案的开发难度、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展开系统评估,以此为基础制定“应保尽保”“重点开发”等分级保护体系。

材料二   我国海外华侨、华人社团众多,分布较广。目前,全球有2万多个侨团,主要集中在北美和东盟。这些侨团一般都会结合春节、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在当地举办春节大巡游、元宵灯会等活动,吸引当地民众共庆“中国新年”和中国节日。一些侨团还积极传承并创新岭南文化,如由马来西亚华人创新发展的“高桩舞狮”和“二十四节令鼓”,已被列入马来西亚国家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相关知识,阐述该调查报告所提建议的科学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海外侨团开展上述活动的意义。
2 . 2024年1月,“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开幕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该展览分“包容之美”“东西相通”两个单元,荟萃了伊朗多家博物馆收藏的216件文物。建筑、雕塑、玻璃、金属、绘画等各类文物,展示了古代波斯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留下的辉煌壮美的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说法符合本次展览的主旨的是(     
①展示璀璨文明,倡导和尊重文化多样性
②推动博采众长,描绘中外文明互动图景
③展示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④共享文化成果,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2024年1月5日,第4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暨中法文化旅游年活动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幕。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天坛和巴黎圣母院为灵感,建造“童话王国”景观群,用一座代表友谊的桥梁将两个区域的冰建景观连接在一起,把法国建筑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哈尔滨冰雪文化融为一体,向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隆重献礼。该活动(     
①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彰显中法文化不同魅力
②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为扩大人文交流提供契机
③发挥中法优秀传统文化作用,推动中法关系稳定发展
④基于中法广泛而共同的根本利益,推动夯实两国的民心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佾(yì)舞源于周朝礼乐,成于祭孔乐舞,是集诗、礼、乐于一体的国礼舞蹈,蕴含着中正和谐、伦常有序的儒家精神,可以让人谦和有礼。佾舞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后,F市积极推广佾舞进校园活动,组织佾舞古诗词吟唱活动,举办佾舞文化讲座、弱冠佾生行成人礼活动,还在各地开展佾舞展演活动,让古老的佾舞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这启示我们,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             
A.立足社会实践,丰富文化表现形式
B.融通不同资源,进行文化综合创新
C.顺应时代要求,拓展传统文化内涵
D.坚持博采众长,借鉴外来优秀文化
5 .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积淀着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感。当地时间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     
①表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
②能够为更多的人走近中国、品味中国文化开辟新的空间
③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丰富春节的世界意义
④意味着中华民族文化在与其他民族文化交往中融为一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红色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政治试题
6 . 2023年10月14日,国际城市媒体北京论坛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以“文明互鉴   文明共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为主题,旨在传播最新、最美、最好北京,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为“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营造良好氛围。来自美国、意大利、希腊、埃及、土耳其等60余个“一带一路”国家百余名国际媒体高管和“一带一路”记者组织代表出席了本届论坛。举办此论坛(     
①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加强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对接,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③旨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④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构建中国话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必须具备天下情怀和人类视野。

当我们在一幅画前驻足、当我们在一支旋律中沉思、当我们越过语言的藩篱在一部小说里与遥远的灵魂相遇,那时文化艺术的创造者来自哪片土地、说着哪一种语言,都不再是彼此理解的障碍。那一刻,我们确知,人类的观念、情感可以越过地域、民族、文化的区隔而彼此相连。这种交流将推动人类在极速变幻、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上领会人类共同的命运,领会中国的道路、方案和智慧可以为人类提供了新的选择。

文艺是“世界的名片”,其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流浪地球》《三体人世间》等一批优秀影视作品扬帆出海、破圈传播,它以艺术的方式生动呈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既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也向各国人民展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力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跨语言跨文化的沟通交流。


(1)构建中国话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必须具备天下情怀和人类视野。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推动中华优秀文艺作品扬帆出海的积极意义。
8 . “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入冬了,天冷了,中国的军大衣却在海外迎来了“第二春”,出口量暴增,价格也水涨船高。平平无奇的军大衣,为何在国外如此受欢迎?近年来,中国的文化影响力逐渐扩大,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服饰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这启示我们要(     
①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走进去
②讲好中国故事,让国外民众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自信自立,维护好民族文化这一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9 . 2023年9月23日晚,在悠扬的旋律中,中国民族舞剧《花木兰》在美国波士顿博赫中心王安剧院惊艳亮相,50余名演员用雄浑壮美的舞姿,向海外观众传递独特的东方气韵。平均每10分钟,全场爆发一次掌声!这是《花木兰》在美国的首场演出,圈粉不少海外观众。材料表明(     
①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实现综合创新
②中华民族舞剧获得海外观众的认同
③中国在文化交往中保持着开放心态
④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增强了其影响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

江西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殷殷嘱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切实把“千年瓷都”舰丽的名片擦得更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厚植优势。在大抓陶瓷文化保护传承上高质量建设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更好地把文物古迹“留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下去”,切实守护好文化根脉。

扬优成势。在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上,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让千年陶瓷文化再展风采。


扩大声势。在持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上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力实施“景德镇三宝蓬国际青年交流基地”等重点项目,着力将景德镇建设成为国家文化交流客厅。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江西如何切实将“千年瓷都”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