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中国和意大利双边合作、促进两国经济发展、打造中意商业文化交流的平台,当地时间3月2日,首届中意文化年正式开幕。汉服、古琴、书画、茶道等中国文化元素的展示成为本次盛会的大亮点,也是向世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成功实践。本次文化年共分为音乐之夜、时尚晚宴、文化盛典、高端对话、走访交流5个流程,在文化盛典的活动当中,菲洛特拉诺市的市长带领与会嘉宾共同在市政府放飞象征两国友谊的孔明灯,为新的一年祈福。为弘扬东方传统美学,现场有汉服秀、礼仪表演、煮酒品茶书画会等精彩纷呈的演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分析应如何推动中意两国文化交流互鉴。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陶瓷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中国瓷器讲述着悠久的中国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永不止步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国家的无形瑰宝。

景德镇,一座中国东南小镇,让“china”这个词名扬天下。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景德镇瓷器美名扬。近代,国内环境复杂混乱也导致景德镇制瓷业坎坷发展,长期处在倒闭的危险边缘。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制瓷业开始重建。

今天,因瓷而生的景德镇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正在努力打造世界陶瓷文化中心城市。陶瓷年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目前,景德镇有5000多“洋景漂”来这里寻梦,领略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们又是文化火种的播撒者,把中国陶瓷带向世界各地。景德镇正在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瓷器也成为用独特语言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文化符号。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瓷器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文化符号的理由。

3 .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2019年4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

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中华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一带一路”’沿途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差异,往往带来文化竞争,甚至影响“一带一路”倡议的推产。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分析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100年来,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的进程中,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图苦,却初心不改,矢志奋斗,勇敢前行。100年来,中国社会沧桑巨变,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书写了令世界瞩目的壮丽诗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百年大党,故事悠长,前不久,各中央级媒体都开设了“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专栏,记录党的历史伟业,展现党的百年风华;很多地方通过“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等方式传播党的故事,让广大党员和群众了解红色家谱、接受精神洗礼;扎实推进“党的故事”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积极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邀请老兵讲解革命故事,通过塑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坚定青少年红色信仰,擦亮人生底色。


(1)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趋势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在新时代如何讲好党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2021-08-2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600岁的故宫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凝结着历史的烟云,每一座殿宇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它也像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散发着活力的气息,每一块砖瓦都奏响着新时代的乐章。

2020年4月,故宫博物院联手多家媒体对闭馆期间的故宫进行直播,与观众共赴一场“云上”之约,感受故宫春意之美、建筑之美、空灵之美,正式拉开了“紫禁城建成600年”系列活动的序幕。2小时的直播,除了美景之外还通俗易懂地讲解了60多个知识点,让观众与学术亲密接触。

故宫博物院的“活力”表现还有很多。此前,面向公众征集文化产品创意,把具有历史特色的丰富文化资源提炼出来,推出文创产品(2020故宫日历》,把高冷严肃的宫廷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依托“数字故宫”平台,纪录片《故宫贺岁》以乾隆57年的一场茶宴讲述了静态的文物背后的故事,让老百姓感受了宫里的年味。

今年故宫博物院还将举办“中国与凡尔赛展”,以“凡尔赛宫中的中国”大型展览为基础,结合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法国宫廷及传教士、使节带来的精美文物,还原一个更丰满、更全面的十八世纪中法两国文化和艺术盛况,带给观众一场视觉文化盛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探究如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众生活,增强文化自信。
(2)以增强故宫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主题,为庆祝“紫禁城建成600年”活动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期,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迎未来”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暨第二届“中外人文交 流小使者”集体展示活动在重庆南开中学正式开幕。 “共迎未来”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源于国际奥委会“一校一国(地区)”传统奥林匹克教育项目。 本次活动中,来自各地的百余支中外青少年团组按中文、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六大联合 国工作语言类别,分组展示中文经典诵读和中外经典影视配音等作品。活动中,来自重庆市的多所学校 和艺术团带来了舞蹈、诵读和英语短剧等精彩的文艺演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举办“共迎未来”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的 意义。

7 . 牛年伊始,央视文化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以“穿越剧”的形式全新亮相。节目一经播出就创下同类型题材的收视新高,成为文化节目的新标杆。

《典籍里的中国》刷屏的背后,是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从电视表达优势出发,综合运用创新科技手段,打造出穿越历史时空的沉浸式体验,让存在于“故纸堆”和“象牙塔”里的传统文化,打破时空间隔引发共鸣。把古代典籍变成可视化、故事化的作品,还有赖于创作者的用心和专业。据悉,仅第一期节目《尚书》节目组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查询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多达53个版本。节目嘉宾蒙曼教授从创作者的角度分析:“其实传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厚重,而观众也比我们想象得要深沉。”中华典籍之中,本来就有更值得珍视,也更值得传播的精神传统,而如今的电视观众欢迎并完全能接受更深邃的思想内核,只要找到更合理的表达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典籍里的中国》创作给文艺工作者的启示。
2021-07-22更新 | 320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8 . 材料   2021年1月17日,由墨西哥梅里达市政府、成都市外办和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华人华侨联合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周”活动落下帷幕。本届“中国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由成都艺术剧院提供的节目视频在梅里达市政府的社交账号上播放。水袖舞、蹬技表演、川剧变脸等精彩节目,吸引了不少墨西哥民众。梅里达市市长雷南·巴雷拉表示,本次活动促进了不同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使中墨两国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如何推动中墨文化的交流?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2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微博发文宣布,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刷新了由其创下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勿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绿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加之视频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挟的现代性问题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鸣。人民日报的评论文指出:李子柒录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传播了中国声音。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谈一谈李子柒“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对我们的启示。
2021-05-29更新 | 431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七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12月17日,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极拳源于中国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它以太极阴阳学说、中医经络学说、道家导引吐纳术为依据,结合武术众家之长而创制,又被称为哲拳、文化拳。目前太极拳传播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有4亿多人,被公认为21世纪人类最佳健身运动方式。此次申遗成功有利于进一步向全世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向海外更大限度的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传播和谐共赢的中国智慧,同时为促进全球文化协调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巨大的力量。

材料二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需要保护凝聚着前人智慧的古老工艺、技艺,更需要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拓宽传播渠道,增强文化遗产传播的质感和温度。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取得重大进展,从最初单纯依靠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推广,到民间传承人自发宣传,再到学界、媒体重视;传播渠道也更加多种多样,借助现代欻字技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听得见”“带得走”“学得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使之成为触手可及的文化产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太极拳申遗成功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知识,说明如何更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