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我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中央和地方各有关部门抓住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契机,因地制宜举办一系列接地气、有生气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策划的“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名家@传承”网络主题活动,以及推出的“最美中国色——看中国”系列短视频等,一度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中国地名大会》《国家宝藏》《朗读者》《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等栏目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突出展示诗词、文物、戏曲、民歌、典籍等传统文化元素,赢得广大观众的点赞……

2021年4月,中央宣传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对做好未来5年的传承发展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如何让它们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口说话”?总书记提出的“激活之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正在被生动活泼地实践。

福建泉州,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将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参加申报。泉州西街116号“洲紫新筑”,原是一座兼具中西方特色的洋楼,政府出资修缮后,变身为“1915艺术空间”,担起古城文化与当代艺术交流的使命。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是朱熹当年在武夷山中著述时写下的。近年,朱子文化传承日趋活络,一群青年对武夷山五夫镇废弃的烤烟房重新改造,打造成了一片“网红”民宿群,民宿边的万亩荷塘也替代了古老诗句中的半亩方塘。夏日坐在窗前,看荷花亭亭玉立,天光云影徘徊,成了游客与朱子交流的有趣一幕。

在2021年河南春节晚会上,郑州歌舞剧院演出的舞蹈《唐宫夜宴》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刷屏无数。该舞蹈运用5G、AR技术,为舞蹈演员秀逸韵致的舞姿“锦上添花”,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相结合,成功将大唐盛世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在欣赏“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别样丰腴身韵审美风姿的同时,感受中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用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无限可能。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生动实践是如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2)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创新意识,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3)请就更好地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撰写两条公益宣传广告用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5个字以内。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科技要自立自强,科学家要发奋努力,这和国际合作、同行交流是并行不悖的。科学探索和发明、发现是需要合作的,需要共同努力。封闭不会有前途,断链对谁都没有好处。中国愿意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同各国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结合材料,并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2021-04-2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十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文化抗疫成为举国上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道特色风景,彰显了文化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疫情期间,由中国文联、中国视协、中国影协创作的抗疫主题MV《坚信爱会赢》在多个网络平台上线。北京龙在天皮影剧院创作的皮影戏《孙悟空大战病毒妖》,把孙悟空降妖除魔的传统形象与白衣战士抗击疫情、消灭病毒巧妙结合,受到观众喜爱。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艺志愿服务队唱出了“最炫民族风”,联系澳洲等留学生加入,对土家文化山歌、南曲、渔鼓、花姑子戏等“旧瓶装新酒”,创作出各类宣传宣讲视频。广大文艺爱好者创作话剧、戏歌、诗歌、小戏小品、戏曲微电影等记录、讴歌抗疫一线各行各业凡人英雄的事迹,起到了强信心、鼓士气、暖人心的作用。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抗疫“以文化人”,凝聚起中华儿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精神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文化抗疫是如何凝聚起中华儿女强大的精神力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
2021-04-17更新 | 210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安部、中央文明办等八部门于2020年11月4日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各地以“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共同组织开展第九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

通知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同联动、同部署、同落实,形成工作合力。公安交管部门要结合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安排,大力实施“六大提升工程”;应急管理部门要及时公布一批典型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强化警示震慑,吸取事故教训,防范事故风险;交通运输部门要督促运输企业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警示教育,开展客货运驾驶人安全驾驶培训,切实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通知要求,各地要坚持融媒体发力,丰富活动内容形式,加强交通安全正能量和公益视频互联网传播。要分析事故原因,梳理严重交通违法,采用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当地违法、事故案例说法,将宣传融入生活化场景、日常化活动,积极倡导文明交通风尚,增强群众文明出行意识。同时要求积极协调中央级、省部级、地市级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以及网络社交、网络直播、出行导航、新闻资讯等新媒体平台,集中推送“全国交通安全日”内容。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通过各种方式集中推送“全国交通安全日内容”这种做法的必要性。
(2)请你为号召大家加入维护交通安全的志愿者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2021-02-25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
6 . 2020年11月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信任而不是猜忌,携手而不是挥拳,协商而不是谩骂……从2021年起中国将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历史上看,不管遇到什么风险、什么灾难、什么逆流,人类社会总是要前进的,而且一定能够继续前进。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材料二   第三届进博会人文交流平台采取展示宣传、互动体验、文艺演出三种形式,设省形象展主题和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步行街、中国旅游四种业态,集中推广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和时代风采,为各省区市在进博会期间提供展示平台。“新疆是个好地方”展台展示新疆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海南三亚展台对海南三亚免税购物、亲子、情侣、婚庆等为主题的旅游资源进行展示;河南带来的国家级非遗汝瓷烧制技艺、有着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焦作绞胎瓷;黑龙江带来的北沉香、满族旗袍、满族刺绣;四川带来的绵竹木刻版年画,醪糟非遗技艺等。


(2)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第三届进博会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3)某班同学就“宣传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展开研究性学习,请陈述你的观点。

7 . 11月26日,历时20天的第四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圆满落幕。展演作品题材内容鲜活、艺术形态多样,既有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作品,也有展现抗疫故事的作品。据统计,本届艺术节展演现实题材剧目44台(出),占参演作品总数86.3%。

在湖北十堰、云梦、潜江等地,深入基层的惠民演出也纷纷如期举行,经典传统剧目获得满场叫好,现代原创新剧令戏迷大开眼界。不仅如此,本届艺术节还首次采用了“云上展演”与现场演出相结合的方式,让远近戏迷不论昼夜、阴晴都能看戏、听戏。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数据显示,本届艺术节线下惠民2万余人次,各网络平台线上展播吸引观众逾2000万人次。

近年来,湖北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全省14个剧种20多个戏曲院团新招收900余名学员,青年戏曲人才队伍正在不断壮大,湖北戏曲振兴的脚步正劲。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成功举办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就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责财富。回望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打出了国威军威,也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播与继承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传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通过新媒介的有效传播,传统文化越来越深入地编织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比如,为传播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多家联合启动“环球云赏北京中轴之美”直播,吸引全球2.5亿网民共赏中轴线美景,同时推出“非遗+旅游”等多条线下“攻略”,让人们切实可感地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人们从云端相聚转为线下相约共同漫步中轴线,听京韵京腔,走老城胡同,觅得一方宁静和谐的天地,感受身心的放松和彼此陪伴的温馨。新媒介的介入让传统文化不再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文化遗产,而是“活”起来、“动”起来的文化生命。

材料二   网络的快速发展,正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言人的网络格局正在形成。有的人把网络空间当成法外之地,将现实中的种种身份标识化为乌有,可以无成本、无负担地随意言论、肆意妄为,使得网络信息良善不齐、真假难辨。为此,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使传统文化“活”起来、“动”起来。
(2)结合材料,说明国家和个人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应如何作为。

10 . 材料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8日下午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要引导人们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

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材料二   2020年7月,湖南一女生以文科全省第四的成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引起人们热议。

有人认为∶考古是个冷门专业,研究考古没"钱"途;也有人认为∶选最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比选最赚钱的专业重要。考古界的人则争相表达着对她的支持,多家博物馆更是直接给她寄出了礼物。某教育专家指出,这一代考生从小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独立性较强,视野开阔,更加注重个人兴趣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心有所爱的青年,定能走上成才之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考古工作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评析湖南女生填报考古专业引发的争议。
(3)结合材料,为我国考古事业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