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这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博览和交易为核心,全力打造中国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平台,促进和拉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动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本届文博会首次尝试线上线下结合办展的方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云展厅、云招商、云签约、云大数据、云招展、云交易、云票证等服务功能建设,为文化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展示和交易平台。

材料二   文博会在“云”上设立了互联网馆,展现科技助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最新成就。“云上文博会”平台将六个展馆展览内容在线上进行同步展示;“云”上设立的“一带一路”·国际馆吸引了阿根廷、古巴、巴西等30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内容涉及文化科技、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领域。通过线上展示国内外文化产品、文化贸易内容,体现了我国文化“走出去”“引进来”以及中外文化共融共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本届文博会共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0万件,近4000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设置了67个分会场,共策划各类活动500多项,主会场、分会场、各相关活动点总参与人次205.04万。


(1)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知识,分析科技对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2)某校计划组织学生参观文博会,请你为其设计一个活动方案。
要求:①写明活动的目的、意义、方式和步骤;②方案设计要紧密结合主题;③150字左右。
2022-05-16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横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模拟练习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北京申冬奥成功,筹备工作马上展开。首先,向上届冬奥会举办地平昌学习,同时在全球聘任优秀专家;随后,进行了“冰丝带”国家速滑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改造,引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作为开闭幕式技术保障实施单位积极备战;其次,针对疫情,设计并严格执行闭环管理等防疫措施,为全世界运动员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随之,充分发挥中国科技进步的优势,智能无人公交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5G通信、360度回放、无人机等先进技术保证了比赛的公平和传播的质量;同时,除引入商业合作伙伴,还用众筹等多种模式让“冬奥文化创意”成为时尚新潮。

材料二   古代奥运会,人们聚集在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前,举行庄严肃穆的仪式,从祭坛点燃火炬,召唤人们奔向奥林匹亚参加运动会。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始,主体育会场燃烧的火焰即是奥林匹克圣火,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熊熊火焰点亮了沉寂的夜空,也点燃了全世界的奥运梦想与激情。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火炬从60后、70后、80后、90后一直传递到00后手中,搭乘一朵雪花,升起在鸟果中央,在冰与雪中渺小的火焰才愈发显得可贵,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微火虽微,生生不息。节气、经典传统门窗样式、中国结造型似雪花引导牌,场馆复用、低碳材料、节电技术。这场唯美的中国浪漫仅式在传递生生不息的奥林匹克精神之时,还彰显了低碳、环保的绿色理念。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所体现的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微火”点火仪式的成功经验。
(3)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请从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角度,列举一个真实的、具体的新时代中国故事案例并说明理由,材料中出现过的内容不可作为案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圆满成功。中国兑现庄严承诺,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这场盛会,向世界发出了各国应携起手来“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呼声,受到全世界瞩目。人见人爱的冬奥吉祥物“冰墩墩”、开幕式上的“立春”环节、水墨动画+创意设计升起的冰雪五环、象征团结的“中国结”图案、经典旋律《友谊地久天长》等中国元素,给全世界人民留下深刻印象。冬奥会正值春节期间,冬奥会的驻地里,各国选手吃饺子、品中国美食,感受浓浓的中国年味;大家感受到中国应对新冠疫情的办法非常有效,感到很安全。中国元素、中国故事、中国声音通过冬奥会的表达,激发出了浓浓的世界情怀,打破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的沉闷之气,向世界展现了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魅力。

材料二   导演用“一首曲、一群人,一捧柳枝、一束光、一片绿荫、一起向未来”来表达闭幕式中自里约奥运会开始的规定动作“缅怀环节”。他们想借此机会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传递到全世界。柳絮是离别的愁绪,也是生命延续的种子,它们飘到人们的手中,变为晶莹发光的柳枝。365位手捧柳枝的普通人,演绎着中国人传承千年的“惜别怀远”“折柳寄情”。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元素、中国故事、中国声音通过冬奥会表达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并运用意识活动的特点的知识,分析冬奥会闭幕式“折柳寄情”节目设计的合理性。
(3)假如你是冬奥会期间在冬奥村文化展区进行讲解、维护秩序、防疫提醒工作的志愿者,你怎样用自己的行动讲好“中国故事”?写两条,每条不超过20字。
2022-04-07更新 | 3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入世20年,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升至17%以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中国成为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积极贡献者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维护者。入世20年,中国向世界传递出“开放强音”。

2021年11月4日,在第四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指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新冠肺炎疫情阴霾未散,世界经济复苏前路坎坷,各国人民更需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加以分析。
(2)“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结合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的原因。
2022-04-0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2020年,面对疫情防控、出行受阻的新常态,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我国在全球114个驻外使领馆文化处、43家中国文化中心、24家驻外旅游办事处,纷纷利用网站和国外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开展“云·游中国”在线系列活动,内容包括旅游图片暨视频展播活动、中国抗疫主题短片和音乐作品展映、在线实时汉语课程和太极网课等,让各国民众足不出户便可领略中国大好风光,感受中国文化魅力,取得了良好效果,活动相关视频和帖文在海外社交平台的覆盖量达到1.3亿,视频播放量超过2500万次。海外市场规模达到3.6亿元人民币。疫情可以阻断人员往来,但阻挡不了中华文化的魅力,阻挡不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潮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知识,谈谈“云·游中国”在线交流活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2022-03-2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修水县英才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决战性的一年,贫困地区不仅需要经济扶贫,还需要文化扶贫,某“文化扶贫小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他们从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两个层面与某贫困县结帮扶关系;鼓励该地区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讲仁爱”的时代价值,推进传统文化进农家,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同时,利用互联网,通过手机APP、在线课堂,实施技能提升培训,帮助当地农民掌握更多致富技术;通过以老带新,委托培训等方式,培养出乡土文化人才,解决基层文化人才短缺的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某“文化扶贫小组”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
2022-03-04更新 | 94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文科实验、体艺)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摆脱贫困这一世界性难题,在中国的伟大实践中正升华为一曲时代颂歌。2020年11月6日,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故事浓缩成为一部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全国扶贫攻坚题材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展演开幕以来,包括该剧在内的67部舞台艺术作品,以线下演出、线上直播、展播等方式,在持续两个月的时间里,让更多人真切触摸到扶贫路上的酸甜苦辣。艺术演绎生活真实,舞台映射壮阔时代。这些剧目叫好又叫座的背后,除了真实、真情、创新,更有脱贫攻坚引发的普遍共鸣,以及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近期,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迎未来”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暨第二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集体展示活动在重庆南开中学正式开幕。“共迎未来”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源于国际奥委会“一校一国(地区)”传统奥林匹克教育项目。本次活动中,来自各地的百余支中外青少年团组按中文、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六大联合国工作语言类别,分组展示中文经典诵读和中外经典影视配音等作品。活动中,来自重庆市的多所学校和艺术团带来了舞蹈、诵读和英语短剧等精彩的文艺演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脱贫攻坚题材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叫好又叫座”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举办“共迎未来”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于11月5日在上海举行,进博会是一场汇集了全球创新产品和前沿技术的盛会,这里不仅有商品和服务的交易,同时也有文化和理念的交流,从东帝汶的特色咖啡到秘鲁的羊驼制品,再到韵味十足的海派非遗。如同百川入海,不同文化在上海融合,让这里成为精彩汇聚的舞台。充满自信的本土文化、淋琅满目的国际文化、世界--流的顶级赛事……灵感在这里碰控交融,上海化身为一座激情鸣响的舞台。不同地区的文化在这里汇聚,共同勾勒出一幅关关与共的世界文明大画卷。


结合材料,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谈谈如何勾勒世界文明火画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一批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电视艺术作品不断涌现荧屏。这些作品艺术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实践和精神历程,把中国故事讲得越来越精彩,让中国声音越来越洪亮。

电视艺术把“反映新时代”作为重中之重,一批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主题主线的精品力作相继涌现。电视艺术工作者一方面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态度扑下身子找选题、挖素材;另一方面,以精湛的艺术表达彰显深厚的人民情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在电视文艺领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用电视语言生动讲述文化习俗的故事,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汲古纳今中以年轻人喜

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打通古今脉络,架构起历史和当代的精神桥梁。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我国电视艺术作品在交流中有底气地讲好中国故事、昭示中国道路、提供中国方案、放大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立体、自信包容的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电视艺术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传承新时代雷锋精神,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1年3月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联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展现巾帼风采”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困难群众、独居老人和退休干部提供志愿服务活动,并送上妇联组织的温暖。

通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自治区妇联青委会委员、巾帼志愿者更深层次地走进雷锋、感悟雷锋、践行雷锋精神,对进一步鼓励妇联干部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起到积极作用。后期自治区妇联将聚焦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围绕各族妇女儿童新期待,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引领各级妇联干部把雷锋精神、志愿精神转化为参与疫情防控、助力乡村振兴、关爱弱势群体、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等行动中,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把党的声音和党的温暖传递给群众。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此次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知识,说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此次志愿服务活动是如何做好文化传播的。
(3)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风。为了在我校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请你围绕此主题,拟定两条宣传标语。
2022-01-2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