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亚运会为媒,杭州敞开热情怀抱,向世界呈现绿色亚运、科技亚运之美,展示各方携手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澎湃力量。

[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绿色亚运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的一个重要标志。绿色亚运,就是要把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理念融入亚运会筹办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努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和首个大型“无废”赛事,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目标。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56个竞赛场馆中,新建场馆仅12个,其余均为旧馆改造提升而来,既节约了办赛成本,又有利于赛后惠及百姓。

(1)杭州亚运会的举办能加深我们对实践知识的理解。结合材料,谈谈对实践的理解。

[和合文化震撼心灵]

亚运会开幕式通过地屏、立体透视网幕的配合,加上裸眼3D、AR+AI等先进技术,将一系列体现浙江人文、历史和发展的元素“搬”到舞台之上。杭州亚运会开幕恰逢中国传统节气秋分,当这场盛大的活动与传统的中华文化相连,一种绵长且深厚的文化力量在舞台上展现。从宋韵与芭蕾共舞、音乐剧与越剧同歌中,观众读到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包容。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知识,阐述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成功对举办其他文体活动的启示。

[数字点火创意十足]

本届亚运会的开幕式打造了亚运史上首个数字点火仪式,首次将实物烟花改为数字烟花。

为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点火仪式,导演团队翻阅了历届奥运会、亚运会的大量案例,最终认为点火方式要回归体育的本体——强身健体,而这绝不是几个人或几群人的事,应是全民的事情。为了让更多人参与点火仪式,导演团队首创了万众参与、数字互联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让全民共同参与。开幕式当晚,上亿人次的线上数字火炬手的“小火苗”汇聚在钱塘江上,在运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数字人的形象,和现场的火炬手走到火炬台前,共同点燃主火炬。

(3)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亚运会导演团队是如何通过创新思维打造亚运史上首个数字点火仪式的。
2024-02-06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六校稳派上进教育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

江西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殷殷嘱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切实把“千年瓷都”舰丽的名片擦得更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厚植优势。在大抓陶瓷文化保护传承上高质量建设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更好地把文物古迹“留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下去”,切实守护好文化根脉。

扬优成势。在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上,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让千年陶瓷文化再展风采。


扩大声势。在持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上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力实施“景德镇三宝蓬国际青年交流基地”等重点项目,着力将景德镇建设成为国家文化交流客厅。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江西如何切实将“千年瓷都”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传统因创新而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强调“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坚持守正创新,既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内在要求。

“心相约,梦闪耀。”10月22日,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隆重举行。用“金桂花冠”向每一名运动员传递“逐梦折桂、舍我其谁”的美好寓意,以“金石篆刻”的艺术化表现诠释残疾运动员“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拼搏精神,运动员入场时不同季节、不同风格的西湖十景借助地屏和网幕惊艳亮相……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上,充满东方美学的艺术构思,传递诗情画意的“中国式浪漫”,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的盛大气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从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来看我国对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岁末,舞蹈“科目三”刷屏了。据称“科目三”最早出现在广西的某场婚礼中,是一种当地人自创的舞蹈,用于庆祝新人喜结连理。因为简单易学、动感十足,可复制性高、可传播性广,“科目三”火遍大江南北。

不仅如此,“科目三”还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掀起了中国流行元素的海外模仿秀。世界拉丁舞冠军乔安娜在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上以娴熟的技巧领跳“科目三”;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天鹅湖》在沈阳盛京大剧院、常州大剧院表演谢幕时集体加跳“科目三”……

一时间,“科目三”以网络时代年轻人独特的交流方式,实践了一场中国流行文化在民间跨文化互动中的网络传播秀。有外媒甚至将其描述为“西方迪斯科节拍和中国传统民谣的混合体”,可见这种吸睛、热烈,夸张、外向的表达方式没有民族、国界限制。

而这个现象也很好地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从“出圈”到“出海”,“科目三”可谓完成了一场堪称经典的“海外输出”,有助于传播更鲜活的中国形象。而一整套颇具喜感的动作,也让人从中看到一种轻松活泼、幽默风趣、积极向上的性格风貌。正如舞蹈所展现的那样:放轻松,跳起来,好日子天天都放在歌里过!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和“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知识,分析“科目三”实现从“出圈”到“出海”的路径。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年共建结硕果】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从落地生根到持久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成为了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在深化各国政策沟通、推动全球互联互通、重塑国际贸易格局、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等方便发挥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倡议,与我国在贸易、投资、金融、民生、科技、电子商务等方面签订合作协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高;经贸投资合作不断拓展,沿线国家、地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链工业链合作更为密切;拉动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同时,我国依托“一带一路”开拓了国际合作新路径,极大的提升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和水平,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劲动力。

(1)“一带一路”是助推世界和中国共同繁荣的“发展带”和“幸福路”,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加以阐释。

【交流互鉴放光彩】

共建“一带一路”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推动深化人文交流合作。

(2)请结合材料,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和“世界多极化”的知识,以“文明交流   文明互鉴   文明共存”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我国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向世界展现中国风采。

杭州亚运会是智能的盛会。首创“数字火炬”、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创建“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杭州亚运会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杭州亚运会是文明的盛会。奖牌、吉祥物、火炬都融入了中国元素、续写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在40个竞技大项中,9个非奥大项涵盖了亚洲各地区的特色体育项目,如武术、藤球、龙舟等,以深厚的民众基础和浓郁的地域特色诠释着亚洲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亚运特色体育项目“热”出圈,受到各方欢迎。

杭州亚运会是惠民的盛会。基础设施改造、环境综合治理、公共服务提升、全民健身习惯养成等,亚运会的红利持续释放、惠及广大人民群众。3.76万名志愿者“小青荷”为赛事提供着高质量的志愿服务,为杭州亚运会增添了色彩。

(1)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阐明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的经验。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亚运特色体育项目“热”出圈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9月,FIBA官网上一篇名为《哪支球队最适合挑战美国队》的文章中,中国女篮排在仅次于澳大利亚的位置。那么,中国女篮成长的背后有哪些推手呢?自2017年起许利民教练上任后就秉持着不破不立的思想,果断地为中国女篮"大换血",敢于使用新队员,为中国女篮赋予新鲜“血液”;换血之后的中国女篮专注于技术动作的纠正与练习,每一个动作要领队员们都要反复的揣摩与练习,直至形成固定的肌肉反映:如果某个队员出现了问题,许教练会把她的问题集中录制下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与练习;球队的心理教练黄菁特别强调团队精神及信念,她说,当一个人站出来的时候,那叫勇敢;当一个团队站出来的时候,那叫担当;当你自己投入打球的时候,那叫练习;当你学会“喂球”的时候那叫责任。

材料二   ◆守正笃行,这是中国

一首中国歌曲让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敞开心扉——“当第一次听到《茉莉花》的旋律时,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我的心灵受到震颤,全身心融入了优美的旋律。”

一篇优美古文让意大利航天员萨曼莎神游天外——巡游星空的她在发送太空照片时,用汉语、意大利语、英语写下《兰亭集序》里的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从中亚古城撒马尔罕到印尼巴厘岛、从泰国曼谷到沙特利雅得,世界越来越认同这样的中国声音,那就是习近平主席指出的:“我们从彼此古老文明中汲取智慧,共同弘扬‘重和平尚和谐、讲信义、求真知’的文明真谛。我们在‘文明冲突’的鼓噪中守正不移,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反对文明歧视,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这也是全球文明倡议的深刻内涵。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解读中国女篮一路走来的成功经验。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我们如何在文明冲突的鼓噪中守正不移。

8 . 材料一   大道致远,海纳百川。如今,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

2019年4月25日到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多来,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早期收获促进了沿线地区的互联互通,增进了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了世界经济增长和繁荣,对全球消除贫困、缓解发展不平衡意义重大。正如习主席所指出的: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面向未来,我们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要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对“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加以分析。

材料二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019年3月,中国与意大利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意成为首个G7集团成员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卢森堡、牙买加也相继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至此,中国与127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3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这两条通道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5年来,正是一带一路这种平等性、开放性、普惠性的特质,为东西方文化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赋予新的时代风格,分享智慧与经验,使东西方文化和谐共生相互融合。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建设中不同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意义。
2024-01-07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德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考试政治试卷

9 .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中国风元素展现得淋漓尽致,亚运会的吉祥物、会徽、火炬、礼服等的设计灵感源自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传播中国文化、世界认识杭州的重要窗口。不管是亚运会主题推广歌曲还是线上火炬传递都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方案”;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此次亚运会上涌现出了一系列全球首推、首创、首用的应用和技术,“潮”味十足,向世界揭开了数字时代的科技魅力,展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崭新颜值”。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杭州亚运会所蕴含的中国智慧是如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办会理念的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材料一   从清洁能源,到节能建筑,杭州亚运会践行“绿色”办会理念。

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游泳馆,智能导光系统通过屋顶的210根导光管,将室外自然光引入场内,每年可节约10万度电。在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场馆屋顶屋面覆土面积约2.4万平方米,多种绿植让场馆的绿化率达到45%,既能固碳释氧,又让场馆内冬暖夏凉。位于象山的亚帆中心是杭州亚运会唯一的涉海场馆,“绿色、无废”是它最大的亮点:遵循多山地多陡坡的自然现状,陆上建筑依山而建,顺山体逐步升高,以减少对植被的破坏。西湖国际高尔夫球场在设计时针对连接水岸的湿地区域进行挺水、沉水植被的补充,旨在实现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

杭州亚运会多个比赛场地都将转为对公众开放,真正做到让全民共享绿色亚运成果,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理念。


(1)绿色亚运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诠释。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中国风元素展现得淋漓尽致,亚运会的吉祥物、会徽、火炬、礼服等的设计灵感源自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传播中国文化、世界认识杭州的重要窗口。不管是亚运会主题推广歌曲还是线上火炬传递都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方案”;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此次亚运会上涌现出了一系列全球首推、首创、首用的应用和技术,“潮”味十足,向世界揭开了数字时代的科技魅力,展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崭新颜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杭州亚运会所蕴含的中国智慧是如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