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节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门墩(如图)是中国传统民居,特别是四合院的大门底部,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的构件。门墩雕刻多以汉语谐音表意。如“鱼”与“余”“裕”谐音,象征吉祥富裕;“穗”与“岁”、“瓶”与“平”、“鹌”与“安”谐音,表示年年平安。这说明(     

①门墩具有实用价值,蕴含着人们对于美好与幸福的希冀
②人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会影响门墩雕刻的结构和造型
③石雕艺术映刻着历史的意蕴并有集中展示民族文化的功能
④门墩具有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包容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诗人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说:“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这说明(       )
①汉字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影响
②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③汉字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是一脉相传的历史见证
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记载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2021-02-23更新 | 211次组卷 | 54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我国以立法形式确立了4个国家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中国烈士纪念日(9月30日)、中国宪法日(12月4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以立法形式确立上述纪念日并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其依据主要是(       
①利用民族节日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习近平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人之相交,贵在知心。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下列对这一讲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统一才有国家的统一
B.尊重文化多样性,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C.统一的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用文化来铸造中华民族的灵魂,推动祖国统一大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年农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分和传统农事密切相关。我国决定将2018年农历秋分,设立为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节日,有利于
①展示中华农耕文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
②以浓缩形式重演人类农业发展的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
③营造重农爱农的浓厚氛围,筑牢农民团结奋斗的道德基础
④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展示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9-02-24更新 | 496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他指出,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中央决定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

我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正在淡化,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可以汇聚人民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从而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积极意义。
7 . 古典诗词是中国人最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2017年新春伊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强势回归,为新春佳节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圈粉无数。《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实力圈粉是因为: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载体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
古典诗词是民族文化记忆与情感的集中表达
古典诗词寄托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都江堰修建之前,岷江水经常泛滥成灾,为了祈求“水神”的保护,两岸人民常常沿江“祀水”。李冰上任后,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材料二每年清明节,为庆祝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竣工,同时也为了纪念李冰,“祀水”演变为放水活动。公元978年,北宋政府正式将清明节这一天定为放水节。清明放水节再现了成都平原农耕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民俗文化,通过独具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先贤、崇德报恩的优秀品质。2006年清明放水节这一民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清明节,7万海内外游客汇聚“古堰春色,水润天府”为主题的都江堰清明放水节。


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保护清明放水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
9 . 2017年9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为鼓浪屿颁发世界遗产证书。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达到52项,成为世界第一大“世界遗产国”。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表达
②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有重要意义
③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