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遗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今天,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重阳活动能有效展示中华文化的特色
③重阳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传统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网友通过拆“考古盲盒”体验考古工作的艰辛与喜悦,游客购买惟妙惟肖的“文物雪糕”拍照留念……近年来,一款款别出心裁的文创产品不仅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了起来,更培养着年轻人对考古文博领域的兴趣。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融合是传统文化“活”起来的主要途径       
②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得到传承
③文化遗存能够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实现对接       
④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21年7月,在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审议,成功列人《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泉州申遗(     
①旨在恢复传统文化,增加文化的积累②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形成普世价值
③有利于展示历史文化成就,坚定文化自信④有利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3届常会会议上,通过审议,批准将中国中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录”)。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该遗产项目既体现了相关社区民众通过沐浴防病、疗疾的民间经验,也是以《四部医典》为代表的传统藏医理论在当代健康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

材料二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在“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上透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版权“走出去”,规模和质量逐年提升。初步统计,5年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版权书达到1.2万种,年均增长10%。数据显示,上海目前已有12所高校和13所中小学在29个国家举办了孔子学院46所、孔子课堂62个,遍布世界5大洲。上海外国语大学近年来先后在海外建立了9所孔子学院,其中包含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亚地区和中东欧地区打造了中外高校学术和文化交流的重镇,积极有效对接国家发展战略。


(1)运用文化遗产的知识,简要回答文化遗产的地位和意义。
(2)你赞同“中华民族文化是最先进的文化,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2021-08-18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玉林市育才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尽管韩国、越南和中国在同一天过春节——农历新年,但三个国家的春节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贴春联、放爆竹、包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喝米糕片汤;越南是祭祖祭神、做年粽和糯米饼。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③文化多样性决定中、越、韩三国文化的差异性
④庆祝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8-16更新 | 594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中国人偏爱古琴,古琴又有“焦尾”“绿绮”等别称,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琴艺术不断得到繁荣发展。“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古人正是通过弹奏古琴,追求恬逸、闲适、虚静和幽远的心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艺术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古琴被列入“非遗”的依据是(       
A.保护古琴——民族文化集中体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
B.保护古琴——中国传统文化标志——研究中国文明演进——传承民族文化
C.保护古琴——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繁荣世界文化
D.保护古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人类文明重要标志——民族文化交流
7 . 2019年4月,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因火灾受损。11月,中法双方签署文件,决定就巴黎圣母院修复等开展合作。双方商定在2020年确定巴黎圣母院保护修复合作的主题、模式及中方专家人选,同时明确双方将就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保护开展技术与科学交流及培训项目。中法开展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合作旨在(       
①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互鉴
③赋予中法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④推动中法文化在取长补短中共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09更新 | 5936次组卷 | 7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九中学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8 . 传统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正以其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民大众的喜爱,在全国形成了以古诗词为代表的古典文化新潮流。这种潮流的出现表明
①古诗词成为展现中华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复古能够激发中华儿女的强烈认同感
③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文化部确定了宋刻《三国志》《春秋经传集解》等4478部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及甘肃拉卜楞寺、浙江瑞安玉海楼等62家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这是推动我国古籍保护深入开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国家重视保护古籍,这是因为(       )
①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古籍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
③古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④保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A.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④
2019-09-10更新 | 802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西玉林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文综政治试题 (师院附中、玉林十一中等)
10 . 2019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
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6-08更新 | 8524次组卷 | 113卷引用: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