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具有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2018年11月21日,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纳一则广告片因为“中式发音”、模特用奇怪姿势使用筷子吃Pizza等片段被指歧视华人。这则广告出现后,立刻在国内的网络引发了轩然大波。该事件启示我们
A.加强交流,才能使中华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B.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文化优劣分明
C.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D.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2 . 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主题为“融媒天下,音有不同”——安徽融媒体联盟应运而生,其目的就是要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该运作模式:
①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共享
②佐证了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更好地丰富和扩展了文化的内涵
④标志着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已有千年历史的泉州提线木偶戏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木偶艺术。在世界木偶艺术濒临消亡的今天,泉州木偶艺人长期坚守,将高超的表演技艺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融合在一起,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这说明
①只要融合民俗活动的文化传承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提线木偶艺术已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独具特色的提线木偶艺术是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色彩
④提线木偶艺术之所以富有活力就在于它扎根于社会生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2019-01-30更新 | 86次组卷 | 30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弋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在欧美发达国家,马铃薯多以主食形式被消费:在美国,马铃薯食品多达70余种;英国是个“食土豆民族”,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土豆;在德国,土豆和爱情一样重要。在中国和韩国,土豆则一直被作为蔬菜食用。材料中不同国家对食材马铃薯的开发与利用折射出
①世界饮食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各国经济政治制度的差异
③不同区域的饮食文化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④在实践中发展着的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具有共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瓷上嘉年华!2018年10月18日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来自中国以及英国、俄罗斯、荷兰、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家陶瓷企业参展,3000多名客商参会。本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系列活动包括:传承与超越——“一带一路”瓷都再出发国际研讨会;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设计展和洛客发布陶瓷专场;《“景德镇工匠精神”与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昌南杯·第三届景德镇原创陶瓷艺术作品大赛暨作品展;《艳色恰好》一景德镇珠山御窑遗址出土单色釉瓷器精粹展。这些国际化、专业化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人士前来观摩与交流,提升了瓷博会和景德镇的国际影响力,奠定了景德镇的世界瓷都地位,增添了景德镇与世界对话的自信与底气。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开展景德镇国际瓷器博览会的意义。
7 . 2018年8月31日,第六届中国一亚欧博览会在乌鲁木齐举行。新疆作为古代四大文明的交汇地,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背景。自“一带一路”建设以来,各国多元文化在此进一步交往,更是呈现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繁荣景象,中国一亚欧博览会正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贸易、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博览会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9-01-04更新 | 653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是党和政府推动城镇化的良性之策。但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地域特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及“商业旅游性破坏”。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从“纵横”两方面考虑发展文化的“比较优势”:一是“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深厚的传统根基;中国也有对外开放的传统。二是“横”,中华文化特色明显,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如何通过“文化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城镇化”,广泛调查,深入论证,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和影响力,在做大特色的同时,把其推向周边市外,推向全省全国全球。这是城镇化建设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是实现城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文化的“比较优势”的原因。
(2)结合材料,有人认为:“只要有了党和政府的正确思想指导,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就能实现。”请你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对这个观点予以评析。
(3)请你针对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该如何保护地方文化写出两条措施。
9 .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指出我们同住地球村”,但地球不会因为成为地球村而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这说明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看看唐诗宋词里那些对乡村的咏叹,便可知很多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在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上,如何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江苏省委省政府给出的答案是,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乡村建筑“西洋化”、乡村生活“空心化”,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战略抓手,抓住三个要素。一是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探索乡村复兴的路径中,要遵循乡村外在形象和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呈现原生的田园风光、原真的乡村风情、原味的历史质感。二是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斑驳的庄台祠堂、儿时的民间故事、传统的非凡技艺……乡村蕴含着社会变迁中的一切基因,通联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充分发掘乡村的个性和特色,融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才能根牢魂定,孕育出村落的独特气质与性格。三是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乡村的核心是人,乡村复兴的目的也是为了人。在“生态、风貌、文化”三个层面建设上下功夫,展现乡村魅力,让农民重新认识家园,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才能防止农村“空心化”。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江苏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的积极影响。
2018-09-2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